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
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
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
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
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草木生长过程的观察,表达了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事物比喻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强调了阴阳两者不可偏废的重要性。
"草木阴阳亦两齐"这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自然中阴阳二气是平衡共存的,而这种平衡正是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紧接着,"若还缺一不芳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没有了平衡,世界就失去了它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具体描绘了草木生长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阳先唱”和“阴后随”的排比手法,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也象征着道德修养中的顺序与适时。
最后两句"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则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天地之大道,而这种修养的根本在于对阴阳变化的理解和把握。末句中的“不识阴阳莫强嗤”表达了一种警醒,即如果不能领会阴阳之理,那么再去强求修道便是无知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生动自然的景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世界的根本法则,以及个人修养对理解和顺应这些法则的重要性。
杨孚故庐洛阳雪,松枝即是琼瑶树。
杨孚一去千百年,杨孚祠屋自朝暮。
祠屋高在秀山阳,秀山巍巍不易赴。
河南本是杨孚名,杨孚第宅是其故。
第宅今变为僧居,僧居从来僧不悟。
山林百亩佛殿开,中立一塔说幻寓。
塔上佛像中佛骨,骨名金沙亦无数。
金沙死骨能利人,活佛当时能普护。
普护外国不得知,中国有神亦屡屡。
杨孚生前世称贤,死后庙貌亦静素。
岂力不若佛力大,圣贤博施事难措。
虚无佛法那可窥,世事浮沉不相顾。
僧家寂寞要久长,白石泠泠结牢固。
白石出在端州旁,气抱星岩夜光注。
七层灯影玉一围,上逼诸天下凝冱。
利己利人僧不言,日掩禅关但挥麈。
有时放生倚石塔,白石玲珑通鸟语。
群鸟向塔塔欲动,似知不知如欲诉。
何如深潭一白鹅,或起或伏自风雨。
《海幢寺舍利塔歌》【明·梁以壮】杨孚故庐洛阳雪,松枝即是琼瑶树。杨孚一去千百年,杨孚祠屋自朝暮。祠屋高在秀山阳,秀山巍巍不易赴。河南本是杨孚名,杨孚第宅是其故。第宅今变为僧居,僧居从来僧不悟。山林百亩佛殿开,中立一塔说幻寓。塔上佛像中佛骨,骨名金沙亦无数。金沙死骨能利人,活佛当时能普护。普护外国不得知,中国有神亦屡屡。杨孚生前世称贤,死后庙貌亦静素。岂力不若佛力大,圣贤博施事难措。虚无佛法那可窥,世事浮沉不相顾。僧家寂寞要久长,白石泠泠结牢固。白石出在端州旁,气抱星岩夜光注。七层灯影玉一围,上逼诸天下凝冱。利己利人僧不言,日掩禅关但挥麈。有时放生倚石塔,白石玲珑通鸟语。群鸟向塔塔欲动,似知不知如欲诉。何如深潭一白鹅,或起或伏自风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DpDJb1YDr.html
昔登八镜台,川陆当春潦。
愁看章贡流,不见蓬壶岛。
停辙日淹留,因得遂幽讨。
群公列玳筵,宝鸭焚龙脑。
凉州乐舞奇,京洛名讴好。
杯斝未终酬,驱车就长道。
杏红文绮照江山,罗袜金莲留丽藻。
今日因君忆旧游,使我历历伤怀抱。
闻君此际笔新花,卫玠芳年名誉早。
余时总角发初长,诸父黑头皆未老。
陌上含情曾识面,惠阳歧路重相见。
共是天涯旅食人,谁家林木春巢燕。
象岭中流载大河,刺桐红雨深芳甸。
初过人日又花朝,华馆金卮同曲宴。
坛坫珠玑登九微,祇林镛鼓怜三殿。
金张许史漫相过,裘马稠中情独眷。
击壶为奏长短歌,辕门五报铜龙箭。
揽衣达曙心百忧,侧身仰视繁星衍。
《与曾椒园话旧》【明·何转书】昔登八镜台,川陆当春潦。愁看章贡流,不见蓬壶岛。停辙日淹留,因得遂幽讨。群公列玳筵,宝鸭焚龙脑。凉州乐舞奇,京洛名讴好。杯斝未终酬,驱车就长道。杏红文绮照江山,罗袜金莲留丽藻。今日因君忆旧游,使我历历伤怀抱。闻君此际笔新花,卫玠芳年名誉早。余时总角发初长,诸父黑头皆未老。陌上含情曾识面,惠阳歧路重相见。共是天涯旅食人,谁家林木春巢燕。象岭中流载大河,刺桐红雨深芳甸。初过人日又花朝,华馆金卮同曲宴。坛坫珠玑登九微,祇林镛鼓怜三殿。金张许史漫相过,裘马稠中情独眷。击壶为奏长短歌,辕门五报铜龙箭。揽衣达曙心百忧,侧身仰视繁星衍。
https://shici.929r.com/shici/R4ddv6d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