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事亦已中,江南故炎溽。
北风三日雨,正气还凄肃。
身老虑深简,官閒睡常足。
庭阴堕长梧,园芳乱新菊。
借书喜未见,酿酒欣初熟。
优游谅卒岁,何用恨幽独。
秋事亦已中,江南故炎溽。
北风三日雨,正气还凄肃。
身老虑深简,官閒睡常足。
庭阴堕长梧,园芳乱新菊。
借书喜未见,酿酒欣初熟。
优游谅卒岁,何用恨幽独。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江南的气候特点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生活。首句“秋事亦已中”点明时节,秋天的事情已经进入中期,暗示季节的流转。接着“江南故炎溽”描述江南地区虽入秋,但仍然保持着炎热湿润的气候特征。
“北风三日雨,正气还凄肃”两句,通过北风和连绵细雨,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正气在秋风秋雨中得以展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北风和雨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身老虑深简,官闲睡常足”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更为淡泊,不再追求繁复的事物,而是享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官场的闲适让他的睡眠更加充足,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庭阴堕长梧,园芳乱新菊”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长梧的阴影洒落在地上,园中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尤其是新菊的盛开,给秋天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借书喜未见,酿酒欣初熟”则表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乐趣。他喜欢阅读未曾见过的书籍,期待着新酿的酒成熟,从中寻找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优游谅卒岁,何用恨幽独”表达了诗人对一年生活的期待与满足,认为悠闲自得地度过余生,无需为孤独而感到遗憾。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梦迹尘江管。事影向、邮亭断。
粘窗蝶粉,过墙莺语,浓雨孤馆。
料鄂君、怅望先魂乱。更满地、成秋苑。
念佳期、如流水,锦帷仙佩天远。
因叹晓妆人,金杯滟、欢意无限。
羯鼓促花奴,恨春事迟缓。
又争知、好景难驻,都寻到、密围繁香畔。
行乐便须早,奈何人间晚。
吟壶酽风露,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
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
沧江送人去,剩疏阴梧井,怨粉莲亭。
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
休更望高怀远,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
何意魂销仍在,飞乌南树,哀雁严城。
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
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
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
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
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
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
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
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
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过垂杨春城。罥游丝一缕,偷倚红情。
记得开帘收燕,隔花调莺。桃叶渡,谁相迎。
又几番、潮生潮平。
待菱唱船归,荷香路悄,留月伴娉婷。
西风起,凉蝉鸣。早抛闲素扇,歌断瑶筝。
可奈诗题愁寄,梦回无凭。珠户寂,银釭明。
任听残、秋宵长更。但疏雨空阶,萧萧半山黄叶声。
云英为水,荡春魂,一片落花浮席。
鹦鹉帘栊人在否,属付东风留客。
雷送车尘,月裁扇影,容易双成只。
美人香草,百年难忘今夕。
见说坠梦迷离,游仙大小,乐府翻新拍。
多少相思红豆树,未抵明珠三百。
种柳光阴,牵萝身世,付与谁怜惜。
千丝织尽,支机天上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