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
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
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
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
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
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
这首诗《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枰尚在窗户阒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其三)由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计划往往难以实现的现实。诗人认为,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都是偶然的结果;而精心策划的事情,最终可能徒劳无功。这反映了对命运与努力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接着,“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进一步强调了努力与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即使经历了无数次的奋斗和竞争,最终的成功或失败往往难以预料,表达了对人生追求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感慨。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则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愚昧之人选择安于现状,不求改变;而智慧之人则能洞察世事,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蕴含着对智慧与平和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结束全诗,建议人们在忙碌与烦恼之余,不妨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小乐趣。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命运、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持有的积极态度。它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生活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
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
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
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
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
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
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
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
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
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
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
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
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
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
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
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
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
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
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
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
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
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
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
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送秦州通判陆学》【宋·刘敞】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https://shici.929r.com/shici/ECnc45S.html
年来方苦兵,蛮夷久滑夏。
西陲亭障尽,人骨蔽荒野。
汉家飞将多,程李相上下。
试问谁董之,王朝大司马。
分廷授斧钺,号令从此把。
主忧臣当辱,开府纳儒雅。
堂堂蒙山旧,乃是谪仙者。
谋画当代无,胸襟一朝写。
诚知铄铅矿,不合烦大冶。
要使借前筹,非公谅谁假。
鹰饥肯择肉,骥逸始流赭。
由来抱轩昂,可得不脱洒。
昨闻赋刍粟,中户困楚槚。
此事已大急,哀哉动鳏寡。
兵家尚神速,世务忌苟且。
愿公更深谋,却敌如破瓦。
䲔鲵埽封境,疲瘵沐纯嘏。
岂令鲁仲尼,独赞王孙贾。
鬓发今日白,山林未能往。
每逢负郭趣,嘿有归田想。
置酒松柏间,当春更萧爽。
欣欣二三子,相与留一赏。
早花何娟娟,秀色倾宿莽。
驯禽声喧呼,永不忌罗网。
物情乐于适,未必在深广。
育育井中鱼,胡然困偃佒。
佳哉主人翁,示我以天壤。
放怀寓一醉,益愧鸣佩响。
双鸿俱异乡,来集清川流。
鸣声偶邂逅,形影共沉浮。
一以风波去,一以罦网留。
去留虽殊趣,失侣自怀愁。
五里一敛翼,十里一回头。
有情同覆载,谁免顾朋俦。
南国江海阔,丰年稻梁优。
力弱霜霰繁,无因携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