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乌犀谁摘落。方响匀排,不见朱丝约。
一个拈来香满阁。矮炉翻动松风壑。
几日余酲情味恶。七碗何须,一啜都醒却。
两腋清风无处着。梦寻卢老翔寥廓。
带上乌犀谁摘落。方响匀排,不见朱丝约。
一个拈来香满阁。矮炉翻动松风壑。
几日余酲情味恶。七碗何须,一啜都醒却。
两腋清风无处着。梦寻卢老翔寥廓。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蝶恋花》描绘了一幅雅致而清寂的画面。开篇"带上乌犀谁摘落",乌犀是一种珍贵的饰品,暗示环境的奢华或主人的身份不凡,但无人欣赏或摘取,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方响匀排,不见朱丝约",方响是古代打击乐器,朱丝约指琴弦,这里暗指音乐的悠扬却无人倾听。
"一个拈来香满阁",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示出静谧的氛围和香气四溢的场景,可能是在焚香静思。"矮炉翻动松风壑",矮炉燃烧的烟雾仿佛带来山间松风的气息,进一步渲染了清幽的意境。
"几日余酲情味恶",诗人借酒消愁,但几日下来,心情仍未见好转,反而更添愁绪。"七碗何须,一啜都醒却",用茶来提神,但即使是七碗浓茶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闷。"两腋清风无处着",形容心境如清风般空灵,却又无处寄托,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梦寻卢老翔寥廓",诗人期盼在梦中追寻卢老(卢仝,唐代隐士,以饮茶闻名),飞向那广阔的天空,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转变,从现实的孤寂到理想的追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垂柳扬州驿。甚无端、天风吹散,紫鹣双翼。
二十四桥重经过,小玉开门不识。
经几度、江边寒食。
骑凤吹箫今何处,向月中、独凭红栏立。
罗袖冷,泪痕湿。平山残照伤心碧。
付白门、辛家斑管,染香弹墨。
十二碧城红楼峭,楼上双星的的。
怅风絮、凭谁捉搦。
一掬春波惊鸿影,便稽山、化土端相觅。
休更擪,绿阴笛。
春明梦痕渐远,怅流光电逝。
写心素、多在瑶笺,忍教花叶轻弃。
探怀袖、芳香未灭,书中历历开元事。
怕珍珠,密字经年,化为红泪。
十载京华,夜雨剪韭,度东风廿四。
听新曲、传唱旗亭,旧纱犹护萧寺。
数风流、香山洛下,论清望、欧公颍尾。
更相逢,学士煎茶,赋情浓至。
红兰易萎,粉絮轻飘,剩扬云老矣。
别后忆、剪灯深院,坠策闲坊,澹月成烟,软尘如水。
黄垆咫尺,深深埋玉,人间犹有邹枚在。
甚相如、忍为琴痟死。
元亭书掩,无人与注玄文,老怀几许凄戾。
兰成此日,郁郁关中,叹一官如寄。
莫更诩、灵和风貌,横海功名,览镜萧然,鬓丝如此。
鱼书望断,琅玕重把,平生师友无多在,愿黄金、牢铸江东蠡。
还期子晋归来,白鹤云中,玉笙月里。
《莺啼序》【清·樊增祥】春明梦痕渐远,怅流光电逝。写心素、多在瑶笺,忍教花叶轻弃。探怀袖、芳香未灭,书中历历开元事。怕珍珠,密字经年,化为红泪。十载京华,夜雨剪韭,度东风廿四。听新曲、传唱旗亭,旧纱犹护萧寺。数风流、香山洛下,论清望、欧公颍尾。更相逢,学士煎茶,赋情浓至。红兰易萎,粉絮轻飘,剩扬云老矣。别后忆、剪灯深院,坠策闲坊,澹月成烟,软尘如水。黄垆咫尺,深深埋玉,人间犹有邹枚在。甚相如、忍为琴痟死。元亭书掩,无人与注玄文,老怀几许凄戾。兰成此日,郁郁关中,叹一官如寄。莫更诩、灵和风貌,横海功名,览镜萧然,鬓丝如此。鱼书望断,琅玕重把,平生师友无多在,愿黄金、牢铸江东蠡。还期子晋归来,白鹤云中,玉笙月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LESvZsdW.html
玉波暖,朝朝陌上,垂杨惯驻雕?。
翠笺珠字满,为约水边,兰艇轻唤。绯裙试浣。
可抵得、西湖一半。
此后秦云万叠,怕明镜里花枝,也水流天远。
依约绮疏六扇。明眸剪水,隐映纹纱茜。
待将花作伴,可奈东劳,妨伊西燕。东风不管。
任回避、如花娇面。为道寻芳未晚。
更休待、翠云深,红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