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愁生百睡,懒散付扁舲。
肱枕浮云意,几嘘槁木形。
晚凉徐起望,瞑色已前汀。
落照递还碧,远山次敛青。
无数啼鸟乱,一带幽花零。
没尽永昼日,梦游乍遣醒。
倦愁生百睡,懒散付扁舲。
肱枕浮云意,几嘘槁木形。
晚凉徐起望,瞑色已前汀。
落照递还碧,远山次敛青。
无数啼鸟乱,一带幽花零。
没尽永昼日,梦游乍遣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醒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倦愁生百睡”,诗人以“倦”和“愁”开篇,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与忧郁,这种情绪使得他渴望沉入梦乡,暂时逃避现实的困扰。接着,“懒散付扁舲”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态度,他将“懒散”的情感寄托于“扁舲”之上,仿佛在借舟行于水面上,寻求心灵的解脱。
“肱枕浮云意,几嘘槁木形”两句,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如同浮云般飘忽不定的心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似乎在对那些枯萎的树木发出叹息,既是对自然界的感叹,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晚凉徐起望,瞑色已前汀”描绘了诗人梦醒后,面对逐渐降临的夜幕,他缓缓起身,眺望着远处的景色。这一景象既宁静又略带几分孤独,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落照递还碧,远山次敛青”则展示了夕阳西下时分,天空由红转碧,远山也渐渐褪去青色,呈现出一种渐变的美。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深刻感悟。
“无数啼鸟乱,一带幽花零”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梦醒后周围环境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啼鸣与零落的幽花,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情感层次。
最后,“没尽永昼日,梦游乍遣醒”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在漫长的白天之后,梦终于被唤醒,但内心深处的思绪却难以完全平复。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诗人的感受,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
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
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