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胜登危巘,攀跻未惮劳。
两山浮水出,孤塔插天高。
湖色分渔艇,林香入客袍。
日斜人醉后,转觉兴陶陶。
选胜登危巘,攀跻未惮劳。
两山浮水出,孤塔插天高。
湖色分渔艇,林香入客袍。
日斜人醉后,转觉兴陶陶。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九日与客登上方流云亭》描绘了秋日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选胜登危巘”表达了诗人精心挑选佳处攀登险峻山峰的决心,显示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追求。接着,“攀跻未惮劳”表达了虽然路途艰辛,但诗人并不畏惧,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两山浮水出,孤塔插天高”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相映、塔影入云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雄浑与壮丽。湖面上,渔舟荡漾,湖色与渔艇相互映衬,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而林间的香气则随风飘散,浸染了游人的衣襟,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宁静。
最后两句“日斜人醉后,转觉兴陶陶”,在夕阳西下时分,诗人与友人沉浸在这美景中,微醺之中更添愉悦之情,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陶醉和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传达出诗人登高览胜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墙根新雪后。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
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
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江梅早秀。
只赚得、行人回首。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晖。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寰小,祇合从今老翠微。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此事如何著得侬。
晨起同出猎,跳梁相叫嘷。
岁久识主情,指顾能周遭。
山石穿我蹄,荆棘罥我毛。
为主逐肥鲜,不辞奔走劳。
穷深抉幽险,狂狡焉得逃。
咂血不顾馀,一饱随所遭。
主人获隽归,意气方盛豪。
累然妥其尾,偃卧墙东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