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无音信日边来,忧国谁怜怆老怀。
想见天颜欢喜甚,鸳鸿入贺满尧街。
久无音信日边来,忧国谁怜怆老怀。
想见天颜欢喜甚,鸳鸿入贺满尧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祈雨而应范簿有诗次韵四首(其三)》中的第四句。诗人表达的是对远方友人久无消息的关切,以及对于国家忧虑的情感。"久无音信日边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从远方带来的消息的期盼和珍视。"忧国谁怜怆老怀",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时局的深深忧虑,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感伤。
"想见天颜欢喜甚",这里的"天颜"通常指君王的面容,诗人想象着君王见到友人的到来会有多么欣喜,暗示了友人可能带来了关乎国事的好消息。"鸳鸿入贺满尧街",鸳鸿象征吉祥,用以形容友人的到来如同吉祥之鸟降临,为京城带来了喜庆的气氛,仿佛整个街道都充满了祝贺之声。
整句诗情感深沉又带有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
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
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
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
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
誓逃颜、蹠网,行赴松、乔约。
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
泠然心境空,彷佛来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