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郡国皆太平,唯有粤南多战争。
攻城劫藏无虚日,旷野萧萧闻哭声。
我军才出又献捷,椎牛酾酒沾冠缨。
沙场本是征人死,何用防秋苦募兵。
四方郡国皆太平,唯有粤南多战争。
攻城劫藏无虚日,旷野萧萧闻哭声。
我军才出又献捷,椎牛酾酒沾冠缨。
沙场本是征人死,何用防秋苦募兵。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以遣意冀轺轩之使有闻焉(其四)》描绘了当时粤南地区的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比四方太平与粤南战乱,揭示了地方的苦难和百姓的悲惨生活。"攻城劫藏无虚日,旷野萧萧闻哭声"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日日攻掠,哀鸿遍野,令人闻之痛心。接着,诗人讽刺了胜利者的虚荣与冷漠,"我军才出又献捷,椎牛酾酒沾冠缨",他们沉浸在胜利的欢庆中,而不知民间疾苦。
最后两句"沙场本是征人死,何用防秋苦募兵"表达了对无谓征兵和战争本质的质疑,指出士兵的生命在战场上本就脆弱,为何还要频繁征召,加重人民的负担。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秋天雨滴庭中水,水上漂漂见沤起。
前者已灭后者生,前后相续何穷已。
本因雨滴水成沤,还缘风激沤归水。
不知沤水性无殊,随他转变将为异。
外明莹,内含虚,内外胧若宝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及乎动著又如无。
有无动静事难明,无相之中有相形。
祇知沤向水中出,岂知水不从沤生。
权将沤水类馀身,五蕴虚攒假立人。
能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喜从林下会,还忆府中贤。
石门云路里,花宫玉笥前。
日移侵岸竹,溪引出山泉。
猿饮无人处,琴听浅溜边。
黄粱谁共饭,香茗忆同煎。
暂与真僧对,遥知静者便。
清言皆亹亹,佳句又翩翩。
竟日怀君子,沉吟对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