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腊尽未知年,忽见梅花一惘然。
高咏尚馀东阁兴,幽期不负北山缘。
香凝夜壑留残雪,影落寒潭炤远天。
漫论调羹须结实,乾坤清气久相便。
村居腊尽未知年,忽见梅花一惘然。
高咏尚馀东阁兴,幽期不负北山缘。
香凝夜壑留残雪,影落寒潭炤远天。
漫论调羹须结实,乾坤清气久相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感慨。首联“村居腊尽未知年,忽见梅花一惘然”中,“腊尽未知年”暗示时间的流逝,而“忽见梅花”则引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惊喜。“一惘然”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瞬间触动与思考。
颔联“高咏尚馀东阁兴,幽期不负北山缘”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通过“高咏”和“东阁兴”,诗人展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热情与追求;“幽期不负北山缘”则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承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颈联“香凝夜壑留残雪,影落寒潭炤远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夜壑中的香气与残雪相映成趣,寒潭中的倒影照亮了远方的天空,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尾联“漫论调羹须结实,乾坤清气久相便”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调羹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调羹须结实”的比喻,强调了事物的基础与本质的重要性;“乾坤清气久相便”则寓意着宇宙间清朗之气与人心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知心人去野人孤,犹赖时时见凤雏。
病里凤雏辞又去,老身纵健不如无。
九转凡成吞绛雪,霓旌缥缈升丹阙。
瑶池因到阿母家,笑傲壶中闲日月。
蟠桃一熟千年久,为君持献流霞酒。
不应移种上林春,红颜聊驻人间寿。
回首桑田几翻覆,世上黄粮犹未熟。
暂来仙馆拂尘埃,静对吟风几竿竹。
众嫭容独丑,孤正轧群倾。
何必远者思,今古同一情。
士方慕洁修,各以好自萦。
一旦履华膴,争夺遗世名。
枭獍随诋凤,蝼蚁起困鲸。
醉中触灵均,到今唤不醒。
朋社角曼衍,冶游眩轻盈。
无情湘水窟,有恨郢山棱。
步到风烟上上头,恍如造物与同游。
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
风流太守诗无敌,有暇登临共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