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农桑,未愧晋朝行隐。向沙亭、沉沦自分。
北田咸褪。南田膏润。谢天公、解怜肥遁。
翻犁及早,生怕悖牛春困。漫偷閒、今年雨顺。
旧粳香粉。新粳红酝。待秋来、惠沾邻近。
家本农桑,未愧晋朝行隐。向沙亭、沉沦自分。
北田咸褪。南田膏润。谢天公、解怜肥遁。
翻犁及早,生怕悖牛春困。漫偷閒、今年雨顺。
旧粳香粉。新粳红酝。待秋来、惠沾邻近。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辛勤耕耘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
“家本农桑”,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农夫,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生活根基。“未愧晋朝行隐”,晋朝时的隐士生活并未让农夫感到羞愧,反而可能是一种向往,体现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向沙亭、沉沦自分”,在沙洲上劳作,自得其乐,不为外界所动,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北田咸褪。南田膏润。”南北两处田地,或盐碱,或肥沃,对比鲜明,反映了农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谢天公、解怜肥遁。”感谢上天的眷顾,理解并欣赏农夫选择隐居田园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农夫智慧的肯定。“翻犁及早,生怕悖牛春困。”及时翻耕土地,避免牛在春天过于疲倦,体现了农夫对自然节气的敏感和对动物的关怀。“漫偷闲、今年雨顺。”偶尔偷得片刻闲暇,庆幸今年雨水丰沛,预示着丰收有望。“旧粳香粉。新粳红酝。”旧稻米香气扑鼻,新稻米色泽诱人,展现了稻谷的美味与价值。“待秋来、惠沾邻近。”期待秋天的到来,希望恩泽能惠及四邻,体现了农夫的善良与共享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对丰收的期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满足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幅生动的农耕生活画卷。
晨出进贤门,南向望东乡。
清川激崇岑,弥野何茫茫。
白骨皓四隅,群鸟噪枯桑。
阖门已杀戮,鸱鸮复来翔。
日昃时易冥,漏网顿天纲。
思此愁我心,还车眺河梁。
玄鹤靳高鸣,于世常激昂。
一逝声影灭,谁哉见孤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