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小师思悟》
《示小师思悟》全文
宋 / 释法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维摩不默不良久,打破玄关没窠臼。

堪嗟几个杜波斯,问著痴痴不问口。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对话,展现了对修行者悟道过程的深刻洞察。

“维摩不默不良久,打破玄关没窠臼。” 这两句开篇即以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乘菩萨)为例,说明真正的悟道者不会长时间保持沉默,而是勇于打破常规,揭示真理的核心,不拘泥于传统的教条或形式。这里的“玄关”指的是通往觉悟的神秘通道,“窠臼”则比喻固定的模式或框架,强调了突破常规、寻求本质的重要性。

“堪嗟几个杜波斯,问著痴痴不问口。” 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指出有些修行者虽然询问,但可能因为过于执着于表面的知识或形式,而无法真正领悟到核心的智慧。这里“杜波斯”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象征那些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陷入表面理解而忽视内在感悟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感慨,提醒人们在修行的路上,不仅要问,更要能深入思考,超越表面的问答,达到真正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话,探讨了修行过程中如何超越形式、深入本质的主题,鼓励读者在追求智慧的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被传统束缚,最终达到内心的觉醒与自由。

作者介绍

释法成
朝代:宋

释法成(一○七一~一一二八),俗姓潘,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祝发后于吴兴金山广法院事本觉法真守一禅师,后十九年至随州大洪山师芙蓉道楷禅师。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传法香山,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住持汴京净因禅院,后住镇江焦山普济禅院,晚归广法禅院。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事见《北山集》卷三二《宋故焦山长老普證大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八首。
猜你喜欢

中秋月夜小坐凉亭

良宵风静最清宁,旅客悠然坐小亭。

梦到草塘千里绿,山迎人面数峰青。

游鱼细弄天边月,飞鹊频遮水底星。

身世茫茫无定局,且随柳絮化浮萍。

(0)

鸦河春涨

天落长河燕尾分,一篙新涨浩无垠。

孤蒲叶矩平涵绿,杨柳风微细蹙鳞。

棹倚沧州迷蜃窟,鸥眠红雨落花津。

应知巴蜀消残雪,万里流来一样春。

(0)

江月晃重山.中秋

人在江头离别,月来天上团圆。桂花香里玉箫寒。

残妆罢,无语泪阑干。

那夜三更同拜,今时两地相看。罗衣轻薄晚风酸。

直饶去,掷杖问婵娟。

(0)

满江红.自赠

如此头颅,叹半世、光阴何促。

忆当日、乍鸣雏凤,清声出谷。

壮志豪情都尽了,只馀愁病凭谁告。

念崚嶒、终日恁销磨,形如鹄。嗟无及,幽怀独。

痛难已,柔肠曲。看沧桑儿戏,宁殊蕉鹿。

万古千秋同此况,百年一日如相逐。

最难禁、血泪满胸中,无声哭。

(0)

金菊对芙蓉.越十九年丙戌夏日重至东滨,兆祥出前帙索题,依韵奉赠二首·其一

檐雀搊筝,池蛙纵鼓,柳营幡捲斜晖。

正蚕眠麦老,游子将归。

几家载酒过萧寺,与故人、支遁依依。

到来匝月,过将重午,梅子黄时。可怜逐处藩篱。

更愁长梦短,怕听鹃啼。念当年旧侣,那不悲悽?

一十九年人面改,喜今朝、又话僧扉。

重翻旧谱,仍忘固陋,再赓新词。

(0)

金菊对芙蓉.东滨秋夜赠金四兆祥二首·其二

樵鼓三通,禅灯一照,相怜人淡如秋。

看窗摇老竹,茶泛香瓯。

虎溪胜事多年绝,肯输与、陶陆风流。

诙谐尤妙,滑稽新语,细述从头。悄然方寸閒愁。

被诗魔打搅,着意相尤。只个般怀抱,今古悠悠。

闻君又梦江都好,挽行旌、竟夜攀留。

清斋松下,篱花正满,忍便归不?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