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隔幛听梦魇声》
《苏幕遮.隔幛听梦魇声》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穗煤昏,莲漏杳。只隔重帏,远似蓬莱岛。

魂梦知他何处绕。欲醒频呼,话觉糊涂好。

养娘痴,香婢小。憨睡瞢腾,只索将伊叫。

狂梦魇来应未料。试问伊家,可唤江郎觉。

(0)
鉴赏

这首《苏幕遮·隔幛听梦魇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穗煤昏,莲漏杳”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仿佛夜深人静之时,灯火微弱,时间流逝无声。

接下来,“只隔重帏,远似蓬莱岛”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人之间的距离比作遥远的蓬莱仙境,暗示了主人公与心上人之间的情感隔阂或不可逾越的距离感。接着,“魂梦知他何处绕。欲醒频呼,话觉糊涂好。”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心上人的相会,以及醒来后对梦境的留恋和对心上人的呼唤,体现了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养娘痴,香婢小。憨睡瞢腾,只索将伊叫。”这一段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温馨与人物的憨态可掬,通过“痴”、“小”、“憨”等词语,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可爱与纯真,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情呼唤。

最后,“狂梦魇来应未料。试问伊家,可唤江郎觉。”则以“狂梦魇”为引子,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波澜,暗示了主人公在梦中的疯狂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借“江郎”之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希望唤醒心上人,共同面对现实的愿望。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细腻,通过多层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与情感纠葛,既有浪漫的幻想,也有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青铜香鸭诗

谁把工夫巧铸成,铜青依约绿毛轻。

自归骚客文房后,无复王孙金弹惊。

沙觜莫追芦苇暖,灰心聊吐蕙兰清。

回头却笑江湖伴,多少遭烹为不鸣。

(0)

西江月·其二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扑花蝴蝶杳无踪。

又做一场春梦。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

眼前无处说相思。要说除非梦里。

(0)

江城子·其二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烟流。

羞带一襟,明月上危楼。

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

此情空道两绸缪。信悠悠。几时休。

到得如今,刬地见无由。

拟待不能思想得,无限事,在心头。

(0)

咏史二首·其一

一曲呼凰下九霄,石台春静海山遥。

周秦战血纵横尽,犹卧白云吹洞箫。

(0)

春日迓新使君·其二

云幕初收未肯晴,又将风雨做清明。

阴沉天气浑无赖,更兀篮舆梦里行。

(0)

燕归梁.高平晓

帘底新霜一夜浓。短烛散飞虫。曾经洛浦见惊鸿。

关山隔、梦魂通。明星晃晃,回津路转,榆影步花骢。

欲攀云驾倩西风。吹清血、寄玲珑。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