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
《虞美人》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天津桥上鹃啼苦。遮断天涯路。东风竟日怕凭阑。

何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酒醒梦绕屏山冷。

独自恹恹病。故园今夜月胧明。

满眼干戈休照国西营。

(0)
鉴赏

这首《虞美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天津桥上鹃啼苦”,以天津桥为背景,通过杜鹃鸟的哀鸣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出对远方的思念与离愁别绪。接着,“遮断天涯路”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痛苦,仿佛连绵的山脉都阻挡了远行的道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东风竟日怕凭阑”中,“东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诗人却害怕面对它,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此处的“阑”可能指栏杆或边缘,意味着诗人不愿触碰那些可能带来伤痛的事物,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对未来的担忧。

“何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则将思绪从个人情感转向对国家的关怀。诗人询问哪座青山代表了中原大地,暗含对国家版图的思念与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地理相联系,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眷恋。

接下来,“酒醒梦绕屏山冷”描绘了诗人酒后的梦境,屏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隔阂或障碍,而“冷”字则传达出梦境中的孤独与凄凉。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描述,也隐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冷漠与不公。

最后,“故园今夜月胧明。满眼干戈休照国西营。”将视角拉回现实,月光下的故乡显得朦胧而美丽,但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国西的营地,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其九辩音菩萨章

妙圆单复绝中边,五五机轮互换难。

弦管调来声律合,梭丝织出锦文观。

身心一一能分应,手眼千千不可谩。

似付盐梅岩叟用,和羹无复见咸酸。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六

净裸裸,赤洒洒。婷娉柳底花间,依约风前月下。

僧繇妙笔难描画。

(0)

證道歌·其八十七

自从顿悟了无生,动寂无非共佛行。

人问正因无可表,扬眉之外更无能。

(0)

沁园春·其二次强云卿韵

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

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

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

迷因底,叹晴乾不去,待雨淋头。休休。著甚来由。

硬铁汉从来气食牛。

但只有千篇,好诗好曲,都无半点,闲闷闲愁。

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

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

(0)

聚景园

銮铃遗响辇遗踪,万景曾经聚此中。

寺宇有名基址散,君王无逸宴游空。

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

(0)

摸鱼儿·其二寿觉非居士

雨肥梅、亭台初夏。昙花开向前夜。

纯阳鹤会先三日,何处神仙降驾。知得也。

□□是、西山彭抗来胎化。平生性野。

自倒指今年,七旬有六,使节半天下。

焚金兽,毋惜满斟玉斝。儿孙况又潇洒。

公今骨相如松在,一掬精神堪画。于今且。

□□炼、金丹成了为凭藉。归心莲社。

便做得乃翁,年登八百,未是寿长者。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