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与远行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秋日离别的场景。"南去"表明行者将向南方远去,而"秋江"则给人以萧瑟、空旷之感。"孤舟"形象生动,凸显出行者的孤独与小心翼翼,同时通过"兴自多"传达了一种不舍和惆怅的情绪。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这里的"能将流水引"可能是比喻之词,暗示诗人希望能够引导或陪伴友人一同前行。而"更入洞庭波"则具体指向了目的地,同时也增添了一种深远与广阔的感觉。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帆船起航、鸿雁飞过的画面。"夏口"可能特指某一地点,而"帆初上"则展现了出发时刻的紧迫感和动态美。"浔阳雁正过"则是对行进中的景象描写,"雁"在这里也许寓意着离别后的孤独与高远。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最后两句中"知音在霄汉"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朋友的深切怀念。"霄汉"往往用以形容遥远或高洁之处,这里则可能暗示友人的品格和地位。而"佐郡岂蹉跎"一句,通过"佐郡"这一行政职务的提及,强调了李别驾在任上的重要性,同时"岂蹉跎"表达了一种不忍离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程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送别时的心境。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兰台漆书成劫烬,竹简徒闻发汲郡。
大秦羊皮韧而泽,海外流传亦已仅。
祇园之树森贝多,诸佛成道尝摩挲。
异种来从阿耨达,高柯不减必钵罗。
写经功德虔释子,彼方初未有侧理。
传模梵本礼牟尼,芦为不律叶为纸。
华严字母义蕴深,宛转能该一切音。
写成诵习托忒语,海潮音遍旃檀林。
灵文次第来中土,翻经台开互编组。
流支罗什各润色,诸家定本或异诂。
初祖西来辟上乘,埽除文字说传镫。
竞依高座证密谛,谁向珠林溯结绳。
梦坡居士今摩诘,雅爱聪琴与殊蜜。
驻足时闻檐葡香,宝盖飞来照丈室。
忽从异域得元殊,不啻汉史藏壶卢。
秘箧携来有耶舍,真诠译出须昙谟。
灵峰连麓呼猿洞,梅花弹彻听三弄。
护持大藏庋高阁,珍斯梵夹荐法供。
金牛湖上参金仙,宝光应烛兜率天。
山中老宿慎保守,好与龙泓补旧缘。
《周梦坡得贝叶梵文无量寿经将施诸西湖灵峰寺法藏书来徵诗》【清·庞鸿书】兰台漆书成劫烬,竹简徒闻发汲郡。大秦羊皮韧而泽,海外流传亦已仅。祇园之树森贝多,诸佛成道尝摩挲。异种来从阿耨达,高柯不减必钵罗。写经功德虔释子,彼方初未有侧理。传模梵本礼牟尼,芦为不律叶为纸。华严字母义蕴深,宛转能该一切音。写成诵习托忒语,海潮音遍旃檀林。灵文次第来中土,翻经台开互编组。流支罗什各润色,诸家定本或异诂。初祖西来辟上乘,埽除文字说传镫。竞依高座证密谛,谁向珠林溯结绳。梦坡居士今摩诘,雅爱聪琴与殊蜜。驻足时闻檐葡香,宝盖飞来照丈室。忽从异域得元殊,不啻汉史藏壶卢。秘箧携来有耶舍,真诠译出须昙谟。灵峰连麓呼猿洞,梅花弹彻听三弄。护持大藏庋高阁,珍斯梵夹荐法供。金牛湖上参金仙,宝光应烛兜率天。山中老宿慎保守,好与龙泓补旧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itB8wug.html
吾家黄璞里,通德存赐书。
远宦偶归来,什九饱蠹鱼。
先畴无一亩,安得带经锄。
春曹三十载,退食鸡栖车。
阅肆掠剩残,累积寸与铢。
一日未释卷,寝馈与之俱。
亦知玩物戒,聊胜博弈娱。
甬东天一阁,吴下士礼居。
小大相挈较,潢潦于江湖。
万钱愁塞屋,措大真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