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蟠作狮身,就中笠子天光小。
洞当凹处,海涛常响,法云难扫。
断溜生苔,疏风替扇,客同秋到。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伋,空巢结、金光草。
南渡那堪重道。认摩崖、荒烟落照。
当时名士,新亭泪落,旭阳天老。
树倒栖禽,钟清唤月,依然古庙。
听酒边人语,佛狸当死,匣中龙啸。
一山蟠作狮身,就中笠子天光小。
洞当凹处,海涛常响,法云难扫。
断溜生苔,疏风替扇,客同秋到。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伋,空巢结、金光草。
南渡那堪重道。认摩崖、荒烟落照。
当时名士,新亭泪落,旭阳天老。
树倒栖禽,钟清唤月,依然古庙。
听酒边人语,佛狸当死,匣中龙啸。
这首诗以龙洞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一山蟠作狮身”,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势的雄浑,犹如巨狮盘踞。接着,“就中笠子天光小”一句,运用比喻,形容山洞内光线微弱,宛如一顶斗笠遮挡了大部分阳光。
“洞当凹处,海涛常响,法云难扫”描绘了洞穴深邃,仿佛海浪声回荡其中,佛法的清净也被这自然之声打破。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洞内的苔藓生长和微风吹过,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季节的变换。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伋,空巢结、金光草”则引入历史的想象,暗示此地曾有人迹,可能是一位名叫伋的唐代人物留下的遗迹。诗人感慨南渡之后,再次探访此地,面对荒烟落照,不禁心生感慨。
“当时名士,新亭泪落,旭阳天老”借典故表达对往昔名士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后文写到树倒钟鸣,月照古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沧桑的氛围。
最后,诗人通过“听酒边人语,佛狸当死,匣中龙啸”收束全诗,借酒言欢与历史沉思交织,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英雄末路的寓言式表达。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水龙吟·龙洞,唐开化寺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洞的自然景观,融入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