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
东风渐、意都阑了。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
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
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送过客、溪山好。
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
浣纱贫里老。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
东风渐、意都阑了。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
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
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送过客、溪山好。
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
浣纱贫里老。
这首《倒犯·溪上人家偶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水乡画卷。词的开篇通过“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花朵凋零的场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倦怠。"游丝自袅"进一步渲染了春光消逝后的空寂。
接下来,“东风渐、意都阑了”表达了词人对春意阑珊的感慨,而“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则转向对新生命的关注,暗示着时光流转,人事更迭。词人将视线投向画中人家,那里有一条清江环绕,仿佛世外桃源,人间罕见。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借用了词人的身份,感叹词坛繁华已逝,昔日热闹不再。随后,“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描绘了傍晚时分,流水映照着初生的新月,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送过客、溪山好”表达出词人对过往行人的留恋,以及对溪山美景的赞美。“载笙歌,如天飞远棹”则通过想象中的舟船载着歌声远去,增添了词境的辽阔感。最后,“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以闲适的口吻,写出词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即使岁月流转,门前依旧静谧,不问花开花落。
整体来看,陈洵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词风的转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