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空相公挽歌·其一》
《司空相公挽歌·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全德群儒服,清名信史书。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

萧相文无害,于公庆有馀。

三川归葬地,松槚自扶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司空相公挽歌(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已故友人的哀悼之情,并通过古人典故来赞颂对方的品格和学问。

“全德群儒服,清名信史书。”这两句点出了司空相公不仅德行完备,更是士林中的佼佼者,其清誉流传后世,足以载入史册。这里的“全德”指的是道德的完整无缺,“群儒服”则是说他在众多文人学士中脱颖而出;“清名信史书”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美名将被永远记住。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司空相公在世时的独特地位。古代的“调鼎”和“悬车”都是贵族或有功之人的标志,作者自谦地说其他人或许能享受一些荣誉,但只有自己得以享有更高的礼遇。

“萧相文无害,于公庆有馀。”这两句则描绘了司空相公的人格特点,他不仅文章俊逸,而且为人处事都不会带来伤害;而“于公”指的是古代名将尉迟,作者借此赞扬司空相公的才能和美德,犹如古人所说“庆有馀”般的余泽。

最后,“三川归葬地,松槚自扶疏。”则是对司空相公逝世后的哀悼之情。三川指的是古代某些地区的称呼,这里用来比喻司空相公归于尘土;“松槚”象征着长寿和坚贞,而“自扶疏”则意味着即便是松树等物也需要人工培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司空相公德行、学问、品格的高度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十六字令

风。燕子归来绣幕中。清香送,习习小楼东。

(0)

卜算子.联句

作也如何爱。读也如何爱。

读也忙忙作也忙,忙里闲工在。在也由人会。

会也由人再。再添会处会逾多,多亦忙何碍。

(0)

壶中天慢.秋夜悼蕴辉姊,用漱玉词韵

闲庭人静听寒砧,一片绿窗深闭。

雨滴芭蕉风撼竹,作出暮秋天气。

橘绿橙黄,鲈肥蟹满,遥忆江乡味。

故人何在,天涯有泪难寄。

回首联袂西园,踏青斗草,曲栏杆同倚。

杜宇声声惊客梦,往事蓦教唤起。

玉笛慵吹,瑶琴罢抚,总是思君意。

寸心千结,问君曾否知未。

(0)

捣练子.秋夜

垂罗幌,拥香衾。银缸明灭夜沉沉。

无端铁马声频送,幽梦惊残月半林。

(0)

临江仙

记得伤春经病起,日长慵下妆楼。

慧因悔向隔生修。草偏栽独活,花未折忘忧。

一幅生绡窗下展,亲将小影双钩。

画成未肯寄牵牛。只缘描不出,心上一痕秋。

(0)

长亭怨慢

碧窗底、渐消残暑,捧诵瑶笺,柔情如许。

人月双圆,箫鸾佳偶,羡仙侣。

蟾宫一阕,赢得个、离情苦。

病绿与愁红,早翻尽、周郎曲谱。凄楚。

倚雕栏十二,拍遍断肠词句。

昙花谢也,是否作、碧城仙主。

争奈向、落叶秋风,消尽了、远山眉妩。

怕掩卷悲吟,满院虫声如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