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
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
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
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
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
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
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
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
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
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
草木递荣枯,因之验时岁。
禽鸟声相和,猿狖性多慧。
当时商山隐,同此远尘界。
仙源不易寻,白云重遮蔽。
渔郎独何幸,能造尘境外。
再访不可得,徒此感神契。
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
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
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
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
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
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
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
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
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
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
草木递荣枯,因之验时岁。
禽鸟声相和,猿狖性多慧。
当时商山隐,同此远尘界。
仙源不易寻,白云重遮蔽。
渔郎独何幸,能造尘境外。
再访不可得,徒此感神契。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桃花源》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景象。诗中以武陵为背景,暗示了桃花源的隐秘与超凡,仿佛是秦始皇暴政后的避难所,人们在此遵循着传统的君臣之道和父子伦理,过着简朴而和谐的生活。田园风光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人们在桑麻丛中劳作,林泉之间游息,生活简单而宁静。
诗人赞美了祖先的祭祀习俗和对子女的教育,强调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受外界打扰,岁月静好。诗中通过描述四季更迭、禽鸟和鸣、猿猴的智慧,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智慧,也暗喻了古代隐士如商山四皓般的超脱。
然而,桃花源的神秘与难以寻觅使得渔郎成为唯一能够进入的人,他的幸运也成为了诗人感叹的对象。诗人遗憾地表达了对再次探访桃花源的渴望,却只能感叹与这个理想世界的神交契合。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