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金风采此篇,流传已是百年前。
词臣多寿还多幸,身及承平侍讲筵。
怀旧金风采此篇,流传已是百年前。
词臣多寿还多幸,身及承平侍讲筵。
这首诗由晚清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题文衡山自书西苑诗十首》。陈宝琛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重要文人,以学问渊博、诗文精深著称。此诗虽为题画之作,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深刻感慨。
“怀旧金风采此篇”,开篇即流露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金风送爽,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留下的风采。这句诗通过描绘秋风中的景象,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追思之情。
“流传已是百年前”,紧随其后,点明这些作品或人物的影响力已经跨越百年,仍在人们心中流传。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传承的肯定,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词臣多寿还多幸,身及承平侍讲筵。”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文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词臣,指的是以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业的人。在古代,文人的寿命往往较长,且在盛世时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有机会参与朝廷的讲学活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文人能够在盛世中施展才华、享受荣华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盛世文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题画诗,更是一首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微命不如蚁,蹂躏多苦伤。
乖危掠衣物,剽悍胡能当?
咄嗟胠箧流,白日行堂皇。
既无官令严,谁恃身势强?
万人趋一门,黑暗如排墙。
溃地一鬨声,上辟鸮鹰翔。
进退居两难,翘企偕徬徨。
讹传咫尺间,已断濠河梁。
失色尽灰土,何有肝与肠?
共乞皇天仁,愿缓时日亡。
白晰谁家女,劙面无完裆。
绣袜污澜泥,认是官家郎。
还顾我亲属,欲止路无旁。
虽喜平安存,呼吸谁预防?
凛冽未入冬,草木先凋僵。
野烧发穷蛰,在坏何闭藏?
乱山如绞麻,一束一步紧。
虎峪通大棘,猿梯接斜笋。
崩崖欲塞谷,及地势牢忍。
故留微隙通,万年作喉吻。
南柯百千蚁,车马去蠢蠢。
我来厕其间,浩气忽消窘。
侧俯穿树桩,倒盘上芝菌。
舆夫面覆地,短喘曳长纼。
眼看尺寸间,乱石堕齑粉。
未消太古气,愿乞巨灵垦。
天半出戍旗,敛翅立孤隼。
下有烟光摇,日晚喜村近。
初秋出门晴,初冬入门雨。
可怜饥寒离,偶得贫贱聚。
暗壁搜海阴,积苔遍阶户。
尚疑江篷栖,眉低不能举。
颓墙霜后葵,憔悴叶皆俯。
似我袖尘厚,繂繂重难舞。
刺面西北风,黄雀噤檐语。
瘦子看敝襦,病妻向空釜。
剩橐金无多,寸心费营处。
恐有索债人,先来告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