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太守汝宗之东昌》
《送陈太守汝宗之东昌》全文
明 / 林文俊   形式: 古风

博平郡守太丘孙,粉署为郎名蔼蔼。

公退闭门谢俗氛,其中有草生书带。

矫如冬寒挺孤松,清比秋蟾印溪濑。

北都艺苑职校抡,何限贤豪归盻睐。

望重清时久见推,恩深大郡俄超拜。

共言才可济时艰,却喜身还随道泰。

南浦离筵芳草边,故人班马垂杨外。

杯倾春酿休辞醉,鱼出寒冰兼可脍。

升平海内官府乐,澶漫山东疆域大。

南通舟楫控江淮,东望山川连海岱。

赴官谁不羡朱轮,作县人争瞻皂盖。

闾阎憔悴今应苏,使君岂弟民所赖。

淮阳卧治还有成,颖川课职当居最。

一麾岂足为君淹,钟鼎勋名端可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送陈太守汝宗之东昌》。诗中描绘了即将离任的陈太守陈汝宗在博平郡守任上的政绩与品德,以及对其即将前往东昌任职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博平郡守太丘孙,粉署为郎名蔼蔼”,点明陈太守出身显赫,曾任博平郡守,其名声广为人知。接着“公退闭门谢俗氛,其中有草生书带”两句,通过描述陈太守退朝后闭门谢客,专心读书的情景,展现了他高洁的品性和深厚的学识。

“矫如冬寒挺孤松,清比秋蟾印溪濑”以冬日的松树和秋夜的月光映照溪流,比喻陈太守的正直与清廉。接下来“北都艺苑职校抡,何限贤豪归盻睐”两句,赞扬陈太守在北方艺术学院担任职务时,深受众多贤士豪杰的敬仰。

“望重清时久见推,恩深大郡俄超拜”表达了陈太守在清廉的时代备受推崇,并被迅速提拔至重要职位。“共言才可济时艰,却喜身还随道泰”则说明众人皆认为陈太守有能力解决时局困难,且其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的繁荣而得到提升。

“南浦离筵芳草边,故人班马垂杨外”描绘了陈太守离任时的场景,友人在南浦的离别宴上,与他依依惜别。“杯倾春酿休辞醉,鱼出寒冰兼可脍”表达了对陈太守的祝福,希望他在新任上能像美酒般醇厚,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升平海内官府乐,澶漫山东疆域大。南通舟楫控江淮,东望山川连海岱”赞美了国家的繁荣与广阔疆域,以及陈太守任职地的地理优势。“赴官谁不羡朱轮,作县人争瞻皂盖”表达了人们对陈太守任职的羡慕与敬仰。“闾阎憔悴今应苏,使君岂弟民所赖”则肯定了陈太守在任期间对民众的贡献。“淮阳卧治还有成,颖川课职当居最”赞扬了陈太守治理地方的能力。“一麾岂足为君淹,钟鼎勋名端可蔡”表达了对陈太守未来功成名就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陈太守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陈太守离任的不舍与对他在新岗位上成功的祝愿。

作者介绍

林文俊
朝代:明   字:汝英   号:方斋   籍贯:明福建莆田   生辰:1487—1536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猜你喜欢

感兴

灵均作天问,子厚为之对。

玄冥莫可诘,幻说多诡怪。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

尼山自绝笔,人文已久坏。

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

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

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

(0)

和清江韩伯善·其二

世间利欲久胥沦,才有诗书不是贫。

三极经纶须是学,一毫愧怍便非人。

充之家国而天下,穷则江湖一钓纶。

寄语黄州王学士,不妨借我华阳巾。

(0)

玉楼春·其八三月三日雨夜觞客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

阿谁追路问东君,祗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

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0)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

金波滟滟梨花玉,春色两枝娇映肉。

夜堂莺燕落梁尘,秋帘风露昏银烛。

倦客归来半白头,旧约参差两黄菊。

新年斗酒亦径醉,道旧驩然能五六。

御史家儿反温克,风前玉树何由俗。

上客凛凛八尺身,秀在两眉诗在腹。

醒狂司隶醉奈何,猛雨澜翻无软热。

不嫌呼酒反劝君,要看春空云郁郁。

明朝宁辞一日病,清时未可三闾独。

倒冠落佩郭南门,长庚晱晱山簇簇。

回头一笑堕渺茫,卧听桐鱼唤僧粥。

(0)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塔庙新严迹半空,山前山后但孙桐。

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定有龙宫在深碧,初疑海市变青红。

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箓谁知药石功。

(0)

送教长老入山

秋容正摇落,山意恰凄清。

冰彻万缘冷,云随两屐轻。

冥鸿那复下,膏火莫重明。

天地邮亭尔,百年真倦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