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忽不乐,远游南山岑。
山光迎暮霭,归鸟皆投林。
簌簌涧上松,风过闻远音。
泠泠涧中水,浣我尘世襟。
山鹤有闲意,山鹿多野心。
旷然一相对,机械何从侵。
静境触斯悟,幽念息逾深。
安知太古上,非复如当今。
请从彭泽公,一抚无弦琴。
幽居忽不乐,远游南山岑。
山光迎暮霭,归鸟皆投林。
簌簌涧上松,风过闻远音。
泠泠涧中水,浣我尘世襟。
山鹤有闲意,山鹿多野心。
旷然一相对,机械何从侵。
静境触斯悟,幽念息逾深。
安知太古上,非复如当今。
请从彭泽公,一抚无弦琴。
这首清代诗人丁谦的《幽居(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心境。首句“幽居忽不乐”,表达了诗人由原本的幽居生活引发的微妙情绪变化,可能是对尘世生活的反思或对孤独的微小不适。接着,“远游南山岑”暗示了他选择远离喧嚣,独自探索山中的宁静。
“山光迎暮霭,归鸟皆投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色与暮霭交融的景象,以及归巢的鸟儿,这些自然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簌簌涧上松,风过闻远音”和“泠泠涧中水,浣我尘世襟”,进一步强调了山间环境的清幽和对心灵的洗涤作用。
“山鹤有闲意,山鹿多野心”运用拟人手法,借山鹤的悠闲和山鹿的野性,寓言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机巧的疏离。最后两句“静境触斯悟,幽念息逾深”,诗人通过静观山林,顿悟出超越尘世的哲理,心境更加深沉。
结尾处,“安知太古上,非复如当今”,诗人发出对原始淳朴生活的怀念,希望能像古代隐士彭泽公那样,以无弦琴自娱,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纷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
两峰霁雨,正艳艳盈盈,冶鬟如笑。画眉未了。
试新黄浅绿,淡笼轻扫。翠色生生,燕子钗头细袅。
镜奁晓。似汉殿新妆,帘捲人俏。堤岸图画绕。
衬麴色裙痕,暖波芳草。暮烟更好。
蘸斜阳一片,水云深窈。数点娇红,逗出宫桃瘦小。
听莺早。莫教它、翠阴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