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水门前西复东,惊巢又见鹊移丛。
重携破研添行李,止辨斋厨似梵宫。
避客独眠山郭里,寻诗时踏寺烟中。
闭门万事容高枕,野雉宁愁再入笼。
沟水门前西复东,惊巢又见鹊移丛。
重携破研添行李,止辨斋厨似梵宫。
避客独眠山郭里,寻诗时踏寺烟中。
闭门万事容高枕,野雉宁愁再入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朋友仲木搬家至城邑后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首句“沟水门前西复东”,以流水的自然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延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惊巢又见鹊移丛”一句,通过鹊鸟的动态,展现了新居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新环境给生活带来的新鲜感。
“重携破研添行李,止辨斋厨似梵宫”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搬家过程中的细节,既有对旧物的不舍,也有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期待。这里的“破研”可能指的是磨墨的石砚,虽已破旧,却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感与记忆;而“斋厨似梵宫”则形象地表达了新居的清净与庄严,仿佛置身于佛寺之中,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避客独眠山郭里,寻诗时踏寺烟中”进一步展示了仲木在新居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避开纷扰,独享宁静,夜晚在山郭里安然入睡,白天则在寺庙的烟雾中寻找灵感,过着与世无争、诗意盎然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闭门万事容高枕,野雉宁愁再入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仲木新生活的美好祝愿。闭门意味着隔绝尘嚣,万事皆可放下,只留一片宁静与自由。对于野雉是否再次被关入笼中,诗人并不担忧,这既是对仲木新居环境安全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平和、无忧无虑生活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搬家后生活的变化与诗人对朋友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生活哲思。
越州太守何潇洒,应为能吟住集仙。
雪急紫濛催玉勒,日长青琐听薰弦。
一时冠盖倾离席,半醉珠玑落彩笺。
自恨君恩浑未报,五湖终负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