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泰伯庙》
《谒泰伯庙》全文
明 / 华善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乾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泰伯庙的拜谒之情,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与怀念。首句“三让身将隐”引出泰伯让位的故事,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接着“千家国亦偏”,以小见大,说明泰伯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庙宇中被纪念,在民间也广为传颂。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两句,赞美泰伯庙的崇高地位和对先贤的尊崇,强调了泰伯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泰伯放弃王位,选择隐居的决断,以及他与吴地的深厚联系。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描绘了官方与民间对泰伯的纪念活动,体现了泰伯精神的广泛传播。而“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泰伯故事的永恒。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庙宇内的神秘与宁静,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进一步烘托了泰伯庙的神圣氛围。“阶藓乾秋日,炉尘幂暮烟”则通过季节的更替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庙宇的悠久历史和岁月的痕迹。

最后,“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表达了对泰伯形象的敬畏与怀念,以及庙宇中仍保留着的庄严与传统,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伯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华善述
朝代:明

华善述,字仲达,号玉川,晚号被褐先生,明无锡人,华善继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十年前后在世。与兄善继俱有才名。善述著有《被揭先生稿》、《萧萧斋诗稿》。
猜你喜欢

念奴娇·为嫌涂抹

为嫌涂抹,向万红丛里,澹然凝素。
非粉非酥能样别,只是凌波仙女。
隋沼浓妆,汉池冶态,争心沧浪浦。
净鸥洁鹭,有时飞到佳处。
梦绕太华峰巅,与天一笑,不觉跻攀苦。
十丈藕船游汗漫,何惜浮生孤注。
午鼓惊回,依然尘世,扑簌疏窗雨。
起来寂寞,倚阑一饷愁伫。

(0)

念奴娇·白苹影里

白苹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0)

念奴娇·天然皓质

天然皓质,想当年此种,来从太素。
一点红尘都不染,罗列蟾宫玉女。
色压薝林,香欺兰畹,肯向闻筝浦。
灵龟千岁,有时游漾其处。
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底事攒眉苦。
纽叶为盘花当盏,有酒何妨频注。
太液波边,昆明池上,岂必沾金雨。
从教同辈,为他皦皦凝伫。

(0)

点绛唇·禁鼓三敲

禁鼓三敲,参旗初挂阑干角。
浅屏疏箔。
夜气侵已薄。
欸乃吴歌,艇子当溪泊。
休休莫。
五湖烟浪,不是鸱夷错。

(0)

清平乐·轻轻却暑

轻轻却暑。
只是些儿雨。
喜看新抽麻与苎。
他家烟水墅。
晚山放出青青。
是谁簸弄阴晴。
老子何时去也,祗应露湿金茎。

(0)

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

遍阅芳园闲半昼。
残花尚有榴裙皱。
倦鸟投林云返岫。
人影瘦。
可怜身世为他囿。
燕子飞来还忆旧。
回头又是梅黄候。
且尽一杯昌歜酒。
凝睇久。
晚风细雨沾衫袖。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