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度岭即炎方,十月山桥满屐霜。
蕉亸故衣羞恋绿,菊留残朵欲飞黄。
鹧鸪有意怜行客,茅屋无烟锁夕阳。
此日观风增感慨,马蹄随处有荒凉。
谁云度岭即炎方,十月山桥满屐霜。
蕉亸故衣羞恋绿,菊留残朵欲飞黄。
鹧鸪有意怜行客,茅屋无烟锁夕阳。
此日观风增感慨,马蹄随处有荒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度梅岭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联“谁云度岭即炎方,十月山桥满屐霜”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传统认知的质疑,指出即使过了梅岭,并非即刻进入炎热之地,而是深秋时节,山桥之上已满是霜雪,营造出一种出乎意料的冷清氛围。
颔联“蕉亸故衣羞恋绿,菊留残朵欲飞黄”运用拟人手法,将蕉叶和菊花赋予情感,蕉叶因季节更替而垂落,仿佛旧衣不愿再恋上绿色;菊花虽残存几朵,却预示着即将凋零,颜色由绿转黄,暗示着秋天的衰败与生命的轮回。
颈联“鹧鸪有意怜行客,茅屋无烟锁夕阳”中,鹧鸪鸟似乎有意地陪伴着旅人,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慰藉;而远处的茅屋在夕阳下静默无声,没有炊烟升起,给人一种孤独与寂静的感觉,夕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尾联“此日观风增感慨,马蹄随处有荒凉”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生发出感慨,无论是旅途中的荒凉还是自然界的变迁,都让人心生感慨。马蹄声声,踏过的是时间的痕迹,也是诗人思绪的流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意境美。
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
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
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
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
田畴耕耨动,敢不脩耒耜。
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
万事非预备,仓卒恐不易。
田家亦良苦,舍此复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