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庐陵萧先生·其二》
《挽庐陵萧先生·其二》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恒师古,忧伤每感今。

展禽将比迹,贾谊本同心。

江右仪刑在,天南岁月深。

有经传令子,身没胜籯金。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庐陵萧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

“出处恒师古,忧伤每感今。” 开篇即点明了萧先生一生遵循古训,无论在世时还是离世后,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与怀念。这句话既是对萧先生人格的赞美,也暗示了他生前的影响力和道德风范。

“展禽将比迹,贾谊本同心。” 这两句引用了展禽(即柳下惠)和贾谊的典故,将萧先生与这两位古代贤士相提并论,表明了他对萧先生高尚品德和深远见识的高度认同。展禽以德行著称,贾谊则以才华横溢、心系苍生而闻名,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强调了萧先生与古代圣贤的相似之处。

“江右仪刑在,天南岁月深。” “江右”指长江以南地区,“天南”则泛指南方遥远之地。这两句描绘了萧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的道德典范和精神影响仍然存在于南方,尤其是江右地区。岁月的流逝并未减弱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有经传令子,身没胜籯金。”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萧先生身后留下的精神财富的赞赏。这里的“经”指的是经典著作或道德准则,“令子”则是对后代的期许。诗人认为,萧先生虽然去世,但他所传授的知识和道德观念,远比金银财宝更为宝贵,能够世代相传,影响子孙后代。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萧先生的缅怀之情,同时也颂扬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感慨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飞来寺·其一

曾侍廉车过此山,十年还又到禅关。

苍藤石磴依然在,忆泪弹成苦竹斑。

高敞经堂傍水漘,萧梁旧迹几更新。

山前一片槃陀石,曾坐西来面壁人。

(0)

虚堂

虚堂读书罢,微吟倚秋树。

疏竹瘦扶烟,凉花澹凝露。

开帘月延入,披襟风暗度。

何处瓶笙喧,惊残梦如雾。

(0)

杂诗

煎茶似穷士,聒耳不平鸣。

炉待活火然,水熟翻无声。

从前不守口,由来为钓名。

君子异于是,穷通不移情。

(0)

发介休县过义棠宿灵石途中即事·其五

急湍■颓岸,峭壁冱寒云。径仄予怀坦,王尊志不纷。

(0)

质言一篇送无错

高树不藏暑,火云蒸午晖。

游子戒巾装,何以避炎威。

迢迢望经岁,始来雪霏霏。

鸤鸠啄桑椹,驾言千里违。

贫赘难久留,此情吾已知。挥手在数日,举室同?眙。

汝归堂上乐,汝去吾亲悲。

悲乐境良殊,那复能挽回。

嫁女不远行,如何慰尊慈。

报刘苦日短,且复聊相依。

滔滔大江水,日夕无停机。

南风发庾岭,著意更相催。

海门何沆漭,狼山何崔嵬。

大泽万怪多,出门慎所之。

常言六合表,壮游岂非宜。

但恐明发怀,一日肠九回。

读书爱玉体,勿逐轻薄儿。

天衢轶荡荡,虎豹无蹲睢。

木落江上寒,秋高鹰隼飞。

望汝时登阁,念予或开扉。

予怀江湖深,汝器海山奇。

荆州有豚犬,亦逐龙象驰。

耸身入阊阖,联步思杜韦。

逝将从汝翁,一笑沧海湄。

(0)

晓发

秋苇飐明瑟,动与晨光摇。

乍见林表山,未及前帆高。

荒滩望无垠,静待风来潮。

日气射云隙,闪忽烟将消。

倚篷拓吾目,江近天愈遥。

凉鸥没浩荡,无梦牵尘嚣。

橹声倏已歇,漭瀁看惊涛。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