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狄梁公墓》
《过狄梁公墓》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高后王诸吕,汉鼎几半倾。

绛侯入北军,有意诛鲵鲸。

兵缠未央殿,血溅长安城。

禄辈仅诛灭,四海殊雷惊。

唐家女主祸,未可方西京。

艾猳剪宗枝,贼计殊未成。

三思本么么,白面不足黥。

举朝无直节,但畏罗织刑。

梁公挟大计,赤手无寸兵。

为言不祔姑,祸止谈笑平。

功比汉诸人,优劣不用评。

事苟以理胜,口舌亦可争。

师曲举必败,势力未易凭。

老妇虽至愚,理在见自明。

不然此危邦,讵可一言兴。

(0)
鉴赏

这首诗《过狄梁公墓》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狄仁杰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

诗中首先提到“高后王诸吕,汉鼎几半倾”,借汉朝吕氏家族篡权的事件,引出对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接着,“绛侯入北军,有意诛鲵鲸”一句,赞扬了周勃(字子房,历史上著名的“绛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意图清除威胁国家稳定的势力。随后,“兵缠未央殿,血溅长安城”描绘了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残酷,而“禄辈仅诛灭,四海殊雷惊”则强调了此类事件对整个国家的巨大震动。

接下来,诗中转向唐朝,提到了武则天的统治及其带来的影响,“唐家女主祸,未可方西京”。然后,通过“艾猳剪宗枝,贼计殊未成”这一句,赞美了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力挽狂澜,成功削弱了反对势力,保护了皇室的安全。紧接着,“三思本么么,白面不足黥”讽刺了另一位重要人物李隆基(即唐玄宗)的早期形象,暗示其后来的成就并非偶然。

诗的下半部分,周紫芝表达了对狄仁杰的敬仰之情,“举朝无直节,但畏罗织刑。梁公挟大计,赤手无寸兵”,指出朝廷中缺乏正直之士,而狄仁杰却能凭借智慧和勇气,不借助武力,成功应对危机。“为言不祔姑,祸止谈笑平”描述了狄仁杰处理问题时的从容与智慧,使得原本可能引发的大祸得以化解。“功比汉诸人,优劣不用评。事苟以理胜,口舌亦可争”进一步强调了狄仁杰的功绩,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道理而非武力。

最后,“师曲举必败,势力未易凭。老妇虽至愚,理在见自明。不然此危邦,讵可一言兴”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的担忧,认为依靠歪门邪道或仅凭势力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强调了理性和正直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是对狄仁杰个人的颂扬,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警醒。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其四

相随琴鹤上轻车,满载清风万卷书。

野鸟亦知天路远,飞鸣三嗅劝归与。

(0)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其十一

怀沙终古忆前贤,问鵩还伤贾傅年。

此地从来多落魄,相逢同病一相怜。

(0)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其二莲池刻漏

白社閒寻惠远师,花边闻漏独归迟。

笑声乍落红尘外,应是溪桥送客时。

(0)

锦岩杂咏五首·其一看上门

入门有句客须知,举止抬头是阿谁。

霹雳一声看点额,不妨识得转身时。

(0)

挽梁祖寿·其一

韦曲江边老钓翁,自怡堂上主人公。

当初不合曾相识,直至山穷水又穷。

(0)

邓子东山得名画半帧乃昔时好手绘未成幅者索予题破口占三绝书以还之·其二

山有云霞水有澜,虚空却被画师瞒。

何似东山真面目,和盘托出与人看。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