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将渡扬子江》
《忆将渡扬子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月晕知天风,舟人夜相语。

平明好挂帆,白浪须出浦。

此身犹在吴,归梦预到楚。

今日念同来,吾妻已为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yángjiāng
sòng / méiyáochén

yuèyūnzhītiānfēngzhōurénxiāng

píngmínghǎoguàfānbáilàngchū

shēnyóuzàiguīmèngdàochǔ

jīnniàntóngláiwèi

注释
月晕:月边的光环,气象现象,表示天气变化。
天风:指夜晚的风。
舟人:船上的水手。
夜相语:夜晚相互交谈。
平明:天刚亮。
挂帆:升起船帆准备航行。
白浪:巨大的白色波浪。
出浦:离开港口。
此身:我本人。
犹在:仍然。
吴:古地名,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归梦:回家的梦。
预到:提前到达。
楚:古地名,与吴相对,这里指故乡。
同来:一同来的人。
吾妻:我的妻子。
已为土:已经去世。
翻译
月晕出现预示着夜晚的风起,船夫们深夜里相互交谈。
天亮时就该挂起船帆出发,避开白色的巨浪驶出港口。
我此刻还在吴地,但梦已经先我一步回到了楚地。
今天想起一同来的人,我的妻子已长眠于地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的情景,通过观察月晕预知天气变化,船夫间低声交谈,他们计划在天亮时扬帆出发,避开白浪汹涌的江口。诗人身处吴地,却心系故乡楚地,思绪飘向远方。他感慨万分,因为此刻想起一同渡江的朋友,却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人世,妻子也已离世。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二九五

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

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

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0)

古意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0)

望九华山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0)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搂。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宫属休。

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

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

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

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

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

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0)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0)

死后诗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馀。

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