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其四》
《拟古·其四》全文
宋 / 田锡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汉鼎鸿毛轻,诸侯争弄兵。

吴魏已先定,玄德思功名。

据鞍髀肉消,感激泪沾缨。

南阳有奇士,三顾精诚倾。

龙变得风雨,指麾霸王成。

日月若长在,永永悬英声。

(0)
注释
汉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或重要地位。
鸿毛:比喻极轻。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玄德:刘备的字。
髀肉消:形容因长期骑马而大腿消瘦。
南阳:地名,刘备起家的地方。
三顾: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精诚:真诚的心意。
龙变:比喻刘备从普通人变为英雄。
霸王:指称强大的领导者。
英声:卓越的声誉或名声。
翻译
汉朝的宝鼎轻如鸿毛,各国诸侯竞相发动战争。
吴国和魏国已经率先平定,刘备渴望建功立业。
骑马征战使大腿瘦削,他满怀感激泪水沾湿了头巾。
在南阳有一位奇才,刘备三次拜访以示真诚。
刘备如同龙飞变化,指挥若定成为霸主。
如果他的功绩能长久留存,他的英名将永远高悬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四》。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借鉴,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及功业成就的向往与赞美。

开篇“汉鼎鸿毛轻,诸侯争弄兵。”两句,描绘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其中“汉鼎”指的是西汉末年的鼎革之象,意味着政权交替;“鸿毛”形容事物轻微而易变;“诸侯争弄兵”则表现了各地诸侯为了权力而纷争不断的局面。

接着,“吴魏已先定,玄德思功名。”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吴、魏二国已经安定下来,人们开始思考和追求更高尚的德行与功业。这里的“玄德”可能指的是深厚而难以言传的美德。

“据鞍髀肉消,感激泪沾缨。”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牺牲精神的赞叹和同情。在战乱中,士兵们甚至连坐骑(据鞍)都难以保持,而身体也因战争而消瘦(髀肉消),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慨,泪水沾湿衣襟。

“南阳有奇士,三顾精诚倾。”则是诗人对古代名将诸葛亮的尊敬。南阳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而“三顾”指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精诚倾”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不求回报的品格。

“龙变得风雨,指麾霸王成。”描绘了一种英雄人物如同龙凤般变化无常,在风云变幻中成就霸业。这里的“龙变得”可能是形容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的智谋与力量,而“指麾霸王成”则象征着英雄人物手握兵权,成就一番霸业。

最后,“日月若长在,永永悬英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功绩的永恒纪念和赞美之情。希望这些英杰的事迹能像日月一样长存,永远传颂下去。

作者介绍

田锡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岁晚燕集以梅花已判隔年开分韵赋诗得已字

阳愆冬气昏,日暮悲风起。

晤言欲谁从,斗酒会邻里。

盘餐乏珍脆,肴核阙储峙。

无以奉嘉宾,瓶罄亦可耻。

所赖数子贤,深眷不余鄙。

夜阑更促席,灯火共欢喜。

酣歌气激冽,杰句韵清美。

衰懒愧英游,岁晚情何已。

(0)

寿母生朝·其六

仙人昔住紫琳房,一旦翩然下大荒。

久悟客尘无自性,故应福禄未渠央。

徙居邂逅成嘉遁,捧檄因循愧漫郎。

愿借寒潭千丈碧,年年此日奉华觞。

(0)

同僚小集梵天寺坐间雨作已复开霁步至东桥玩月赋诗二首·其二

空山看雨罢,微步喜新凉。

月出澄馀景,川明发素光。

星河方耿耿,云树转苍苍。

晤语逢清夜,兹怀殊未央。

(0)

杂记草木九首·其七萱草二

西窗萱草丛,昔是何人种。

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

(0)

十月朔旦怀先陇作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

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

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

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

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

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

(0)

述怀

夙尚本林壑,灌园无寸资。

始怀经济策,复愧轩裳姿。

效官刀笔间,朱墨手所持。

谓言殚蹇劣,讵敢论居卑。

任小才亦短,抱念一无施。

幸蒙大夫贤,加惠宽箠苔。

抚己实已优,于道岂所期。

终当反初服,高揖与世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