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0)
注释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
胡僧:外国和尚。
红精:此处比喻光彩夺目的宝石。
鲛人:传说中能泣泪成珠的人鱼。
细影:指僧人的身影。
焰火:火焰,这里形容光影闪烁。
圆光:指僧人头上的光环或者宝物的光泽。
袈裟:僧侣所穿的袍子。
夜梵:夜晚的佛音。
西天:佛教中指极乐世界。
指轮:手指作环状,一种宗教仪式手势。
寒星:寒冷的星辰,也象征远离尘世的清净。
叶下滴秋露:自然界的清新景象,比喻清冷之美。
井底圆春冰:井中圆形的冰块,象征纯净而静止的美。
凄清:凄凉而清冷。
妙丽:美妙而秀丽。
眼界:视力所及的范围,引申为眼前的景象。
意珠:佛教中比喻智慧或清净的心,如同如意珠能满一切愿。
碧莲:绿色的莲花,象征清净无染。
提携:提起、携带,这里可能指修行的携带或精神的提升。
坚洁:坚硬而纯洁。
幻泡影:比喻虚幻不实,如水泡和影子一般短暂易逝。
翻译
天竺来的胡僧脚踏云彩站立,红色宝石般的光芒让鲛人流泪。
他身影细微仿佛随火焰消逝,圆润的光泽似乎能浸湿袈裟。
夜晚梵音从西天传来,千佛诵经,手指轮转驱赶寒冷星辰。
如果不是叶子下滴落的秋露,那就是井中圆满的春日冰晶。
这凄清美妙难以并列存在,眼前之景真如如意珠般宁静。
在碧绿的莲花下独自提起携带,那份坚贞纯洁怎比得上虚幻的泡沫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胡僧在夜晚使用水晶念珠进行佛事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佛教文化和象征意义的精妙表达。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胡僧以水晶念珠为道具,仿佛在云端之上进行修行,而“红精”指的是水晶,通过比喻说水晶如鲛人泣,表现了对这位胡僧的敬仰。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这两句则描写了念珠在夜晚的光线下闪耀的情景,“细影”指的是水晶念珠在微弱光线下的投影,而“圆光”则是对念珠本身光泽的形容,诗人担心这种光泽会因为湿气而有所减损。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这两句通过“夜梵西天”的设置,营造出一种神秘与庄严的氛围,“指轮”是念珠的一种形制,这里指的是胡僧在使用念珠时,每一次转动都如同在驱逐夜晚的寒冷和星辰。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这两句诗将水晶比作自然界中的清凉之物,或是叶间的秋露,或是井底的春冰,以此形容其纯净无瑕。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这两句强调了胡僧所持念珠的美好与神圣,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独特位置,无法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最后两句则将水晶比作碧绿色的莲花,用“坚洁”来形容其质地,而“幻泡影”则是对念珠在光线下的反射效果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胡僧与水晶念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纯净物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晚春同许奉常胡太史赴陆生牛首之约二首·其一

凌晨鸣两飏霏微,过曙轻阴散晓晖。

一入名山堪挂绶,况逢胜侣与褰衣。

草间石讶群羊起,林际风邀独鸟归。

醉倚僧筇忘去晚,满村云雾失郊扉。

(0)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

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

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

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0)

次傅司寇至日郊坛陪祀二首·其二

重臣祇祀肃元丘,戟仗森森拥道周。

敬致无文惟奠璧,礼遵贵少岂存牛。

天临桂畤祥飙转,月下芝坛宿雾收。

归报明禋成肸蚃,应知宸豫动凝旒。

(0)

湖上作

落日清籁鸣,湖烟散如带。

碧波荡绿萍,纵迹倏已改。

幽抱空自知,流光为谁待。

白云飞满天,南关何处在。

(0)

送欧公孙游南雍兼寄其祖虞部公·其一

金陵花月不曾空,粽汁曾经饮楮公。

伏暑梦回茅屋底,何人酤酒话江东。

(0)

同梁钟二曹长过刘山人旅馆看菊花作·其三

重九花开已自迟,雪中犹袅最繁枝。

金门白首悲词客,似尔飘零过岁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