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郏城二苏墓为眉山吴方伯重修赋》
《题郏城二苏墓为眉山吴方伯重修赋》全文
明 / 徐溥   形式: 古风

悠悠郏城隅,缭绕惟长路。

路旁土巍然,云是两苏墓。

两苏生眉山,崛起真寡助。

遥从泉翁来,瑞凤莫敢附。

文章压曾王,光燄追李杜。

才高众口谗,屡斥同党锢。

流落天之涯,气节穷益固。

何况友爱情,死葬亦相顾。

惜哉今何存,宿草但零露。

上颓登樵牧,旁穿走狐兔。

行人每经过,感叹复悲慕。

到今五百年,起废良有数。

一朝为鸠工,周垣更重户。

种树郁青葱,风雨泣昏暮。

依然彭城时,飘泊似前度。

方伯今名臣,好义夙所负。

惓惓仰止心,岂为乡党故。

阳羡有田园,曾枉长公步。

我生不及从,梦寐若平素。

高坟无由谒,拙句聊自赋。

(0)
鉴赏

这首明代徐溥的诗《题郏城二苏墓为眉山吴方伯重修赋》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郏城二苏墓的遗迹和历史人物的故事。诗人首先描述了郏城角落里那条蜿蜒的长路,引出两苏(苏轼、苏辙)的陵墓,他们出身眉山,才华横溢却备受争议。接着,诗人感慨他们的流落与坚韧气节,以及友情的深厚,尽管墓地荒凉,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并未减少。

诗中提到吴方伯重修墓地,种下青葱树木,象征着后人的纪念和敬仰。诗人遗憾自己未能亲见这一场景,只能在梦中追寻。他表达对吴方伯高尚品德的仰慕,以及对阳羡田园和苏轼足迹的向往。最后,诗人因无法亲自拜谒高坟,只能以诗寄托哀思和敬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二苏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道德典范的赞美。

作者介绍

徐溥
朝代:明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一○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山鸟悲春,山花泣雨。

尽大地人,有屈无伸处。

独有瑞岩拄杖子,铁作心肠浑不顾。

唱太平歌,欢声满路。

因甚如此,歼厥渠魁,澄清寰宇。

(0)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瘗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0)

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其二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0)

朴庵

确实行藏与古俦,略无半点诈明头。

竖粗拳验方来眼,未跨门时见便休。

(0)

双溪

朝宗正派竞分支,那个源头肯放低。

堪笑截流人不荐,从东过了又从西。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五十七

意到句到,宗通说通。一品二品,百匝千重。

推倒面前案山子,长衫大袖舞春风。

穷鬼子,莫莫莫,更须知有朱顶王菩萨。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