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渚多悲风,入夜复及朝。
春来渚水绿,爱此颜色娇。
凌晨骑马出,射落云中雕。
自从服官来,身得为下僚。
封丘一作尉,始觉身为劳。
归家视妻子,短发何萧萧。
入官已三日,暗觉秋风摇。
人生贵适意,何不归掷枭。
里中诸年少,安用折简招。
在昔马相如,曾题万里桥。
何如拥文君,犊鼻谢金貂。
始悔出门意,道途空寥寥。
孟渚多悲风,入夜复及朝。
春来渚水绿,爱此颜色娇。
凌晨骑马出,射落云中雕。
自从服官来,身得为下僚。
封丘一作尉,始觉身为劳。
归家视妻子,短发何萧萧。
入官已三日,暗觉秋风摇。
人生贵适意,何不归掷枭。
里中诸年少,安用折简招。
在昔马相如,曾题万里桥。
何如拥文君,犊鼻谢金貂。
始悔出门意,道途空寥寥。
这首明代诗人盛时泰的《拟古诗七十首(其十一)》描绘了主人公在仕途中的感受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孟渚多悲风,入夜复及朝”以孟渚的悲凉之风起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春来渚水绿,爱此颜色娇”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好,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而舒缓,反而因“自从服官来,身得为下僚”而感到劳顿。
“封丘一作尉,始觉身为劳”表达了他对职位低微的不满,回家看到“短发何萧萧”的妻子儿女,更添归隐之心。“入官已三日,暗觉秋风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厌倦官场的情绪,诗人认为“人生贵适意”,不如像马相如那样归隐,拥妻儿过简朴生活。
“里中诸年少,安用折简招”表明诗人不愿再受世俗邀请,最后两句“始悔出门意,道途空寥寥”表达了对当初选择仕途的后悔,以及如今独自面对寂寥道路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归隐两种生活的深深思考。
玉井生寒,正枫落吴江,冷侵罗幕。
翠云剪叶,紫锦攒花,暗香遍熏珠阁。
瑞非兰麝比,氤氲清彻寥廓。
向燕寝,团团秀色,巧宜围却。
宝槛浓开对列,蜂共蝶多情,未知花萼。
爱玩置向窗几,时时更碾,建春浇著。
最是关情处,惊梦回、酒醒初觉。
楚梅早,前村任他暗落。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
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
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
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正好登临无外。
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
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断虹收霁雨,卷帘幕、与风期。
正燕子将雏,莺儿弄巧,日影迟迟。荼蘼。
牡丹过也,但游丝、上下网晴晖。
三月韶华,转头易失,密荫匀齐。常思。入夏景偏奇。
是梅雨霏微。更乍著轻纱,凉摇素羽,翠点清池。
还思。故山旧隐,想葱茏、翠竹锁窗扉。
独倚西楼谩久,此怀冷淡谁知。
松杉閟琳宫,仙君朝帝所。
神风故静默,人间漫今古。
地灵驱鸟雀,磬声肃坛宇。
倚槛夕阳间,云山认归路。
驾景络绝响,游目低阴虹。
灵光转修袂,羽节飘晨风。
抗手辞金母,偃盖东华宫。
高仙发空谣,逸响飞九重。
霞觞艳流日,叠舞歌玉童。
缘云上虚籁,笑语铿洪钟。
海水屡清浅,倏忽欣再逢。
不惜暂游诣,情款无初终。
欢馀促归轸,摄辔翔斑龙。
投闲憩三素,保绩崇真功。
芙蓉开绿水,青松映海棠。
新晴沐膏雨,艳色明朝阳。
绰约彼姝子,转盼流辉光。
被服妖且妍,细浥蔷薇香。
下有合欢带,绣作双鸳鸯。
上有双同心,结作明月珰。
珠环垂两耳,翠凤翘钗梁。
琼钩约双袖,提笼学采桑。
采桑城南隅,五马停路傍。
调笑不一顾,但见桑条长。
归来候蚕眠,静坐调笙簧。
结发事夫婿,谁羡东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