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三笑本无心,岂意流传直到今。
涧水松风都是笑,白云依旧在东林。
过溪三笑本无心,岂意流传直到今。
涧水松风都是笑,白云依旧在东林。
这首诗以“题三笑图”为题,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过溪三笑”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然和谐之美。
首句“过溪三笑本无心”,开篇即点明了故事的起因,三人的笑声纯属自然流露,没有刻意为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次句“岂意流传直到今”,转折中透露出对这一场景被长久铭记的惊讶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真善美能够跨越时空,流传至今的肯定。
第三句“涧水松风都是笑”,将自然界的元素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情感,涧水潺潺,松风轻拂,仿佛都在回应着笑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场景。这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也暗示了笑声能感染周围的一切,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一句“白云依旧在东林”,以白云和东林作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真理。白云飘逸,东林静默,它们见证了世事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姿态,寓意着真正的快乐与智慧,如同这些自然景象一样,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而是永恒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三笑”这一简单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丹穴双鹓翔,鸣声何其寥。
侧耳更结心,可望不可招。
叹此灵瑞德,固当应虞韶。
宣尼岂复嗟,吾道重光昭。
时振千仞端,万羽同逍遥。
至德谅不孤,何当共扶摇。
为君采竹实,飞飞不辞劳。
临岐多苦调,相勖以神交。
乌生八九子,乃在大海旁。
毛羽参差长,俱愿凌穹苍。
相哺桂树里,岂虞缯缴伤。
苦遭秦氏恶少年,弯弓挟弹睨其间。
一发乱乌群,九子相惊看。
各各恋其巢,安得离哉翻。
唶尔少年轻薄子,乌自群飞何负汝!
少年不暇思,反用相矜诩。
昔我臂苍鹰,共逐平原野。
鸟飞不及瞬,尚得攫而食之。
有时牵黄犬,驰骛山间薮。
兔奔不及穴,尚得获而醢之。
机用匪一朝,于乌竟何有。
但明飞伏各自天,无须复欢前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