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
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
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
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
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
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
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
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
这首《江行杂感》由明末清初诗人周亮工所作,通过描绘江边夜晚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站在江边,夜深人静之时,忽然传来一阵铁笛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这种意外的声音让诗人思绪万千。
颔联“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转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边景色。梁苑,这里借指江边的景致,新沙碛与旧板桥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事的更迭。
颈联“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万里之遥的梦境突然被千嶂之雨唤醒,一叶扁舟在五更时分被潮水推动,这些意象都蕴含着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尾联“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以草堂和农书为载体,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状的忧虑。草堂虽在,但昔日的桑柘已凋零,暗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记熏炉永昼,露槛娇春,帘影偎花。
断角吹离恨,甚孤帆箭激,万里江涯。
旧欢更入遥梦,寒雨忽欹斜。
算过翼华年,流云胜赏,两鬓堪嗟。
思家路迢递,且唤酒旗亭,重醉琵琶。
拟访鸱夷去,过吴王宫畔,犹认莲娃。
倦途顿感兴废,潮尾咽蒹葭。
试缓引孤吟,凭高纵目唯暮鸦。
认前番、画桥单舸,添来潇碧如许。
轻罾界破玻瓈影,搅起一双沙鹭。偷眼处。
早隔舫菱歌,稳载花枝去。风蒲似语。
笑雾鬓烟蓑,五湖图就,钿约总成误。
斜阳岸,指点苔荒石古。客来谁酹香土。
青林夜冷灵旗下,飒飒藕飔蘋雨。君记取。
千劫后、沧波不散银涛怒。凉云易度。
又奁影偎烟,灯痕恋暝,遮断野桥路。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
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
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
漫托青禽寄语,细认银钩,珠泪潸透笺角。
此后别肠寸寸,去魂总怯波浪恶。
夜暝天寒处,拚铅红都洗,眉翠潜铄。
旧情未诉,已是一江潮落。
红烛玉钗恩易断,悔圆纨重握。
影娥梦里,知甚时念著。
年年消受新亭泪,江山太无才思。
戍火空村,军笳坏堞,多难登临何地。霜飙四起。
带惊雁声声,半含兵气。
老惯悲秋,一尊相属总无味。登楼谁分信美。
未归湖海客,离合能几。
明日黄花,清晨白发,飘渺苍波人事。茱萸旧赐。
望西北浮云,梦迷醒醉。并影危阑,不辞轻命倚。
津柳著阴,夜窗歇雨,梦醒青山归晚。
渺然华发坐沧波,怪十年、故怀轻换。清杯恨溅。
任拂拭、星文锈断。傍西风、睨画堂多少,偎人残燕。
西池宴。屈戌铜铺,但有愁一片。
玉楼帘影至今垂,睡冥冥、翠瀛三浅。迷阳唱倦。
倚沈醉、蛾眉青眼。怕重逢、墨泪单衣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