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其一》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

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

(0)
注释
何戡:诗人提到的某位歌者。
渭城:古代地名,此处指《渭城曲》,王维的名篇。
旧人:老朋友。
米嘉荣:另一位人物,可能是诗人的熟人。
龙眠:地名,指龙眠山,这里可能代指画家。
殷勤处:深情之处。
阳关:古代边关,常用来象征离别。
意外声:超出常规的、别具一格的情感表达。
翻译
再也听不到何戡唱起《渭城》曲,老朋友们只剩米嘉荣还在
龙眠山下只有他能理解那份深情,他的画作中传达出阳关之外的别样离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书写在李伯时绘制的《归去来》和《阳关》两图之后。诗中“不见何戡唱《渭城》”一句,通过提及唐代诗人何戡的名作《渭城曲》,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之情。"旧人空数米嘉荣"则是说那些老一辈的人只是徒劳地追忆昔日米嘉荣的风流倜傥。

接着,“龙眠独识殷勤处”中的“龙眠”是苏轼的号,表明他个人对这两图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画出阳关意外声”则指李伯时在绘画中不仅表现了诗人王维《送别》中"此地别燕丹处也,精华在斯行尤艳"的意境,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深远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个人情感的投入,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李伯时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迎驾

端门万骑锦衣红,迤逦鸣槊下半空。

天极奥居黄道北,瑶池归仗五云中。

金舆影度长廊日,法曲声回广殿风。

泗水昔年曾梦到,拜恩何幸接鹓鸿。

(0)

喜雪

已啭春风百鸟声,斩新飞雪满江城。

漫天乾雨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白玉九衢惊晓起,黄云千亩看秋成。

更怜洗尽年年瘴,山鬼忧幽不敢行。

(0)

送成老赴西安

先生出逢尧舜时,自当勋业追皋夔。

胸中廊庙乃州县,雪霜次骨西安驰。

旁观往往屡兴叹,色初不变心希夷。

但云将圣世所大,乘田委吏皆尝为。

道通为一无不可,等君事耳何高卑。

高斋高居万物表,清献清风天下师。

此心妙与此公契,莫或遑处今其谁。

民歌仁恩到天耳,天须默荐君王知。

坐令四海归一握,阴阳变化随设施。

行即验矣姑且置,聊引花前金屈卮。

(0)

梅花

当年杜老对梅花,曾忆何郎淮海作。

今日江城岁云暮,还思杜老歌东阁。

春风冬雪三百年,中间梅花岁岁妍。

清才一往不可见,惟有凌寒晓妆面。

(0)

落花

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

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

(0)

题小猿叫驿

大猿叫罢小猿啼,箐里行人白昼迷。

恶藤牵头石齧足,妪牵儿随泪录续,我亦下行莫啼哭。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