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杜老对梅花,曾忆何郎淮海作。
今日江城岁云暮,还思杜老歌东阁。
春风冬雪三百年,中间梅花岁岁妍。
清才一往不可见,惟有凌寒晓妆面。
当年杜老对梅花,曾忆何郎淮海作。
今日江城岁云暮,还思杜老歌东阁。
春风冬雪三百年,中间梅花岁岁妍。
清才一往不可见,惟有凌寒晓妆面。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华镇所作,名为《梅花》。诗中以梅花为载体,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当年杜老对梅花”,借唐代大诗人杜甫观赏梅花的情景,引出梅花这一主题,同时暗含对杜甫才华与风骨的敬仰。接着,“曾忆何郎淮海作”一句,通过追忆历史上的何逊在淮海创作梅花诗,进一步丰富了梅花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今日江城岁云暮,还思杜老歌东阁”两句,将时间轴拉回到当下,描绘了在年末的江城,诗人思绪飘向了杜甫在东阁吟咏梅花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杜甫诗歌艺术的深深敬仰。
“春风冬雪三百年,中间梅花岁岁妍”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其四季常青、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清才一往不可见,惟有凌寒晓妆面”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叹梅花虽有清雅之才,但已不可复见,唯有在寒冷的清晨,梅花绽放的美丽画面,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记忆。这不仅是对梅花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才华与情感的寄托,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严君将命之邛蜀,令子和家且侍行。
洛汭好山归别业,江南芳草动离情。
诗题寺壁云根润,书检松窗野色明。
他日林间无所望,只求金榜看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