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通过对画卷中描绘的胡人形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指出时代崇尚古风而非新创,接着描述画面中的胡人形象生动逼真,如臂鹰持盘、犀利眼神、铁锁狮子等,形象鲜明。诗人注意到人物装饰的细节,如雉尾头饰、深目巨鼻和青色头巾,以及色彩的运用,认为这些都出自吴生之手,笔法精妙。
诗人对画卷的赞赏并非盲目,他以“我恐非是不敢赞”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担心自己的赞誉可能不符合原作的真实意图,因此选择退而书写感受,任凭他人评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