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hánréngòngfèng
sòng / méiyáochén

shíshìzhòngzhòngxīnshuíhuàrén

yīngpěngpánshuǐtiěsuǒshītónglín

qiàoqiàozhìwěichātóushàngshēnqīngjīn

zhūdiǎn绿huàjīnmánshén

qiànpáobáihángōngcóngláizhēn

dìngyìnghǎiyuǎnwèizèngzhōngguówèinánlún

gōngyánshēngjīngjìnshòuqiěyún

kǒngfēishìgǎnzàn退tuìguīshūrèncóngchēn

翻译
时代崇尚古老而非新奇,破旧地图上画着胡人。
鹰爪般的手持犀角杯,铁链缠绕如师子和麒麟。
雄鸡般的雉尾高高竖起,深眼大鼻配以青色头巾。
画面涂抹朱绿,线条粗犷,展示蛮荒神祇的威猛。
穿着茜红袍骑白马的韩公子,从何处得到这珍贵的画卷?
他声称是海客远方赠送,中华罕见,难以比拟。
公子自己说是吴地画家所作,吴地画风精细有力且均匀。
我虽怀疑,但不敢妄赞,写下此诗,任由他人指责。
注释
时世:时代。
重古:崇尚古老。
四胡人:指胡人。
臂鹰:形容手像鹰爪。
犀利水:犀牛角制成的杯子。
铁锁:铁链。
翘翘:形容雉尾竖起。
青搭巾:青色头巾。
涂朱点绿:绘画色彩丰富。
海客:海外来的客人。
吴生笔:吴地画家的笔法。
吴笔:吴地画风。
嗔:责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通过对画卷中描绘的胡人形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指出时代崇尚古风而非新创,接着描述画面中的胡人形象生动逼真,如臂鹰持盘、犀利眼神、铁锁狮子等,形象鲜明。诗人注意到人物装饰的细节,如雉尾头饰、深目巨鼻和青色头巾,以及色彩的运用,认为这些都出自吴生之手,笔法精妙。

诗人对画卷的赞赏并非盲目,他以“我恐非是不敢赞”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担心自己的赞誉可能不符合原作的真实意图,因此选择退而书写感受,任凭他人评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水竹居

隐君溪上茅斋好,绕屋竹林秋更清。

放艇莫惊鸥鹭宿,吹箫还倚凤凰鸣。

一川夜月芙蓉净,数亩凉云薜荔生。

俗客不来清昼寂,小窗瑶瑟间书声。

(0)

怀友

长夏夜景静,斋阁临前池。

当檐素月流,举扇凉飔吹。

参差丹棘花,婀娜丝连枝。

玉人美无度,耿耿劳我思。

(0)

九日雨中杂兴

霜降海门天气肃,无边落木总缤纷。

鸥眠夜渡芙蓉雨,雁落秋田䆉稏云。

未有诗篇酬令节,祗将茗碗对炉薰。

月中桂子飘人世,时有天香隔幔闻。

(0)

赋得青天月团团盛孟章古香亭

青天月团团,大于黄金井。

中有桂树枝,上疑山河影。

微步下亭皋,夜色天与永。

露叶团夕阴,幽芬袭巾领。

把花玩明月,逌然发深醒。

(0)

次吕宗望韵

男儿跃马锦为衣,顾我生还岂见机。

镜里光阴毛发古,樽前朋旧简书稀。

千村积雪和天老,几片閒云与雁飞。

上水河豚长一尺,故园何事不思归?

(0)

感兴

萧萧五花马,矫矫七尺身。

饮马恒以时,剪刷谓有神。

轻泥障文锦,新鞍鞁雕银。

所期越千里,不辞厮养勤。

过都未及试,一蹶不再伸。

吁嗟世之人,求名不求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