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衡山唐石泉二首·其一》
《留别衡山唐石泉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何处名山可遁藏,紫云天柱寄山堂。

清风明月为衾枕,阖辟乾坤共弛张。

静笑千峰生雾霭,声闻十里如鸾凰。

五峰已入烟霞癖,说著还家似断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留别衡山唐石泉二首(其一)》。全诗以隐逸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

首句“何处名山可遁藏”,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栖息地的探寻,流露出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接着,“紫云天柱寄山堂”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山峰比作支撑天地的柱子,同时以“紫云”形容山色的美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清风明月为衾枕,阖辟乾坤共弛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清风明月作为陪伴,不仅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宇宙的广阔。诗人与天地共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静笑千峰生雾霭,声闻十里如鸾凰”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中景象的神秘与壮丽。静谧的环境中,千峰笼罩在雾气之中,仿佛与外界隔绝;而远处传来的声音,如同鸾凤之鸣,既神秘又令人向往。

最后,“五峰已入烟霞癖,说著还家似断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衡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五峰已经成为他内心深处的牵挂,提及归家之事,心中满是离愁别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哀愁,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希夷道院

图南曾憩迹,作院号希夷。

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

榻闲仙久化,人到鹤先知。

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

(0)

寿谖堂为德清屠生诚作

谖草树北堂,雨露日蕃滋。

慈母欣有托,抚玩心独怡。

门庭日无事,鹤发明春晖。

之子念母慈,致养及良时。

朝朝具甘旨,炫耀五采衣。

再拜献春酒,泛此黄金卮。

祝母多寿考,千岁忘忧思。

岁岁对谖草,愿母长不衰。

母寿不易得,子心将何为。

谨言与慎行,战兢当自持。

显扬报母德,不使声名隳。

归哉尚努力,惜此光阴驰。

引领日相望,重来应可期。

(0)

惠迪斋为临川刘纪赋

西江有佳士,文采何陆离。

少小入庠序,所习书与诗。

兢兢循轨则,抑抑谨威仪。

顺理身逾泰,寡欲心自怡。

匪兹卜休咎,实以严操持。

天地有常运,寒暑不违时。

生人有常道,所志在秉彝。

内省苟无愧,安命复奚疑。

愚者昩厥理,蹈险去坦夷。

违天伐恒性,倒行兼逆施。

一朝罹显罚,宁复救颠危。

所以古贤圣,恳恳垂训辞。

斋居托令名,进脩诚在斯。

绩学匪空言,力行思有为。

乃者辞乡邑,吐气凌虹霓。

振衣游太学,揖让何委蛇。

及兹被宠命,筮仕固有期。

直道苟不回,志行宁有亏。

努力慎朝夕,永保期弗隳。

(0)

张鸣玉郎中父挽诗

兰祎荷带不言贫,䞉贮诗书遗后人。

禄养曾荣二千石,寿算高登七十春。

青山墓树秋云冷,紫诰龙章宠命新。

尚有耆人说遗行,至今清俭表乡民。

(0)

题梅寄傅知州

初入聊城县,遥闻郓守贤。

教先重芹泮,治不假蒲鞭。

吏牍清无滞,农田盛有年。

公馀多秀句,吟咏玉梅边。

(0)

赠魏将军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带镂银花白,衣裁绣锦红。

西清五云下,长卫大明宫。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