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明月照积雪》
《赋得明月照积雪》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凝阴宵忽豁,高下总晶晶。

冷气能相荡,空光只自盈。

梅疑无地落,鹤见有身惊。

头白绳床上,安禅故一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月照耀积雪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冰雪相互映照的美妙情境。首句“凝阴宵忽豁”描绘了夜色中突然明亮起来的景象,暗示着月亮即将升起。接着,“高下总晶晶”一句,写出了月光照耀下,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展现出月光的普照和纯净。

“冷气能相荡,空光只自盈”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与空气、空间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月光似乎在空气中荡漾,而天空则因月光的照耀而显得更加饱满。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月光的柔和与广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梅疑无地落,鹤见有身惊”则是对月光下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月光下的梅花仿佛在空中飘落,令人怀疑是否真的落在了地上;而远处的鹤被这突如其来的月光所惊动,展翅飞翔。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想象,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月光如水、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之中。

最后,“头白绳床上,安禅故一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月光的照耀下,诗人坐在绳床上,闭目冥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领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超脱,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秋雨夜宿圆山庄

夜气冷侵肤,愁怜独客孤。

灯光寒顿缩,人影淡如无。

燐火前林出,鸮声隔涧呼。

复闻窗外雨,凄绝滴檐梧。

(0)

赠家子范明经

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

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

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

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

(0)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

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

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

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

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

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

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

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

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

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

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

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

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

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

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0)

诸同友人重游剑潭寺·其二

振衣同憩古招提,陌柳苍苍一望迷。

石径风来松子脱,花阴昼静鸟声啼。

放光水族惊投剑,闻筶池龟同伺齐。

步到上方殊寂寞,竹间门掩老僧栖。

(0)

浣溪纱

残照西风漾梦痕。高楼销得几吟魂。

更无人处自黄昏。

晓镜光分犹似月,夕炉香浥渐成云。

人生无事感离群。

(0)

杨州慢.东湖写望

簇柳遮鸦,澄波浴鹭,长堤远照还明。

望烟芜款款,尽一片车声。

渐迢递、轻烟散尽,晚天山色,飞入重城。

趁绿阴如水,曲阑西阁同登。

眼前风景,算沧桑、一霎难凭。

便燕麦词工,莺花讯老,苦雨谁应。

卧看浮云点点,倚画阑、慵赋新晴。

甚渔舟唱晚,蘋波秋意微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