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八萤》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八萤》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0)
注释
忽忽:形容短暂或频繁。
荧荧:形容微弱的光亮。
嫌:嫌弃。
灭烛:吹熄蜡烛。
秽:污浊。
读书清:读书时的清净氛围。
罗扇:扇子。
屏:屏风。
铁檠:铁制的灯架。
蚌珠:比喻珍珠。
尔身:你的身体。
翻译
忽然聚集又分散,忽明忽暗闪闪烁烁。
离去时嫌弃蜡烛烟熏火燎,到来照亮读书的清静氛围。
无需烦琐地摇动扇子,不妨使用铁架灯来照明。
珍珠虽如月亮般大,却比不上你的身体轻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情景,通过对光影变化和个人阅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高洁。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表达了自然界光线变化的柔和之美,这种变化既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则具体到个人生活中,不再需要烦恼于灯火的不洁净,只需借助天然光线便可安心阅读,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出一种简约而纯净的生活追求。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即使在炎热之中也不需要使用风扇来驱散暑气,更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屏蔽心灵。最后,“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则用宝珠与月亮的比喻,强调了诗人自身修养的高洁和轻松自如,这种状态远胜过任何物质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光影变化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答妻侄赵良藩问学

藩兄欲学书,来问学何如。

孝悌为根本,文章特绪馀。

(0)

游蔡峰道中三首·其二半坑

叠障中閒一隙天,数家茅屋鹳巢边。

逢人试问营生事,笑指岩前煮草烟。

(0)

复越悟本寺主僧文蔚惠丹剂

师归古越老梅根,我住小丹山下村。

赠我金丹知有意,要生羽翼到云门。

(0)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其四示圣涯侄

有约相过亭午天,日斜犹在酒杯閒。

迟迟要待月明去,意在弟兄非在山。

(0)

次韵雪窦寺主僧炳同招游山二首·其一

万叶逢秋又缬斑,珠林锦镜好追攀。

人生行乐非容易,本是閒人也未閒。

(0)

送滕教归二首·其二

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

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

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

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辈流。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