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怀安军云顶寺》
《过怀安军云顶寺》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拂云绝顶俯金渊,直上重山最上颠。

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

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怀huáiānjūnyúndǐng
sòng / yuánshuōyǒu

yúnjuédǐngjīnyuānzhíshàngzhòngshānzuìshàngdiān

xiàngláilínwànsōngjīnjìngāotiān

nányāojiǎohúnshēngduànshípántuónián

shìzhòngláiwénzhǔháoguāngduānsǎofēngyān

翻译
在云端之巅俯瞰金色深渊,径直攀登至重重高山之巅。
一尊佛像降临世间,万千松树如今独近苍穹。
枯死的楠木顽强挺立,充满生机,断裂的石头如陀螺般旋转多年。
大士再度来访,听闻吩咐,光芒闪耀似乎要扫除战火纷飞。
注释
拂云:形容极高,接近云端。
金渊:金色的深渊,可能指深谷或金色的江河。
最上颠:最高峰顶。
一佛:象征性的佛像。
万松:众多的松树。
高天:天空,这里指极高之处。
枯楠:枯萎但依然挺拔的楠木。
夭矫:形容树木扭曲而生,生命力顽强。
浑生意:充满生机。
断石:断裂的石头。
盘陀:形容石头滚动或旋转的样子。
大士:尊称有德行的高僧或菩萨。
嘱付:叮嘱或吩咐的任务。
毫光:佛光,象征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烽烟:战争中的烽火,比喻战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过怀安军云顶寺》。诗中描绘了云顶寺所在的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首句“拂云绝顶俯金渊”展现了寺庙坐落在高耸入云的山顶,可以俯瞰深邃的山谷,犹如金色深渊。接下来的“直上重山最上颠”进一步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险峻。

诗人通过“一佛向来临大地”表达了对佛法无边的敬畏和对寺庙的神圣感,而“万松今独近高天”则以万松为陪衬,凸显出寺庙的清幽与崇高。枯楠树虽已干枯,但仍显生机,象征着寺庙虽历经岁月,但精神犹在。“断石盘陀几合年”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形态,暗示着寺庙历史的悠久。

最后两句“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诗人想象佛的大士重临,似乎听到了他的嘱咐,期待佛法的力量能消弭战争,带来和平。整首诗借景抒怀,寓含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社会安宁的期盼。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其三

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

屏花春不老,日日是东风。

(0)

中秋无月三首·其二

扑地痴云欲万重,家家帘幕护房栊。

世间第一无情物,谁似中秋雨与风。

(0)

白鹭亭

千古城头白鹭亭,鹭飞长是满江汀。

如何览德辉台上,只有台存凤不灵。

(0)

答招隐

荡荡唐尧德,乃有箕山臣。

巍巍周武功,不乏采薇人。

四皓自耽洛,两龚岂避新。

并介实天性,离奇非世珍。

君虽羞独割,余敢辱均茵。

东皋足舒啸,南亩可充囷。

弗罫圣人网,常期鸥鸟亲。

(0)

题汪水云诗卷·其五

绿幕红帘没柁船,船头日日扑花钱。

笙歌水面盈盈去,过眼笙歌正可怜。

(0)

蹑云亭

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

馀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

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

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