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猋发清秋,孤月耿深夜。
玄赏悟真情,况兹幽林下。
萧萧残叶飘,浏浏飞湍泻。
惊鹊鸣高枝,流萤绕空榭。
芳弦既已歇,佳咏岂云罢。
复与道人期,逍遥宿精舍。
商猋发清秋,孤月耿深夜。
玄赏悟真情,况兹幽林下。
萧萧残叶飘,浏浏飞湍泻。
惊鹊鸣高枝,流萤绕空榭。
芳弦既已歇,佳咏岂云罢。
复与道人期,逍遥宿精舍。
此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幽美,诗人余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月夜访友的雅致画面。
首句“商猋发清秋”,点明时节为秋季,商猋即秋风,清秋则暗示了季节的凉爽与清新。接着“孤月耿深夜”一句,以孤月映衬深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
“玄赏悟真情,况兹幽林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在幽静的林间,更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真谛与情感的共鸣。
“萧萧残叶飘,浏浏飞湍泻。”描述了秋风中落叶纷飞,溪水潺潺流淌的景象,生动展现了秋天的动态美。
“惊鹊鸣高枝,流萤绕空榭。”通过惊鹊的鸣叫和流萤的闪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芳弦既已歇,佳咏岂云罢。”诗人由自然界的景象联想到音乐与诗歌,虽乐曲已止,但心中的佳作仍在继续,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最后,“复与道人期,逍遥宿精舍。”表明诗人与友人在道人的住所共度良宵,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友情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
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
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
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摘仙桂,探蟾窟。
敛洪藻,归麟笔。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
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
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