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疏风,丝丝嫩雨,做就春寒。
向吴姬垆畔,冲泥沽酒;金阊城下,带醉呼船。
短薄祠荒,真娘墓悄,几处柴门冷衅烟。
三塘路,觉今番七里,远较从前。黄昏直叩僧关。
借一榻安眠悟右轩。听塔顶金铃,琤琮击碎;
楼头玉笛,宛转吹残。
搅乱乡心,惊回旅梦,晓起推窗雪满山。
凭高望,似梅花万点,开遍层峦。
剪剪疏风,丝丝嫩雨,做就春寒。
向吴姬垆畔,冲泥沽酒;金阊城下,带醉呼船。
短薄祠荒,真娘墓悄,几处柴门冷衅烟。
三塘路,觉今番七里,远较从前。黄昏直叩僧关。
借一榻安眠悟右轩。听塔顶金铃,琤琮击碎;
楼头玉笛,宛转吹残。
搅乱乡心,惊回旅梦,晓起推窗雪满山。
凭高望,似梅花万点,开遍层峦。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诗人夜晚从金阊门出发,乘舟至虎丘,宿于悟石轩时所见的雪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冬日特有的景象与氛围。
首先,词人以“剪剪疏风,丝丝嫩雨”开篇,巧妙地将轻柔的风和细密的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春日氛围。接着,“做就春寒”一句,既是对前文景物的总结,也暗示了春寒料峭的季节特征。
“向吴姬垆畔,冲泥沽酒;金阊城下,带醉呼船。”这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增添了生活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感受到当地人的闲适与自在。
“短薄祠荒,真娘墓悄,几处柴门冷衅烟。”词人通过描绘荒废的祠堂、寂静的墓地以及冷清的柴门,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三塘路,觉今番七里,远较从前。”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旅途的变化,或许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思考。
“黄昏直叩僧关。借一榻安眠悟右轩。”词人选择在僧舍借宿,不仅体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听塔顶金铃,琤琮击碎;楼头玉笛,宛转吹残。”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金铃的清脆与玉笛的悠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的音乐画卷。
“搅乱乡心,惊回旅梦,晓起推窗雪满山。”词人由梦境回到现实,窗外的雪景唤醒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
最后,“凭高望,似梅花万点,开遍层峦。”词人站在高处远眺,眼前的景色如同梅花盛开,不仅美丽,也寓意着坚韧与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彭泽去千载,谁念田园芜。
卓哉南野翁,乃是斯人徒。
读书通大义,耻逐章句儒。
修身事三省,惠人期八厨。
雅性任真率,襟怀恒豁如。
东皋树嘉木,西畴艺名蔬。
适意任所之,殽酒随篮舆。
儿孙奉宾友,欢声溢庭除。
每从微醉时,击节歌唐虞。
顾我朽腐材,不异栎与樗。
谬据西斋裀,曾不鄙迂疏。
星霜二十周,始终心不渝。
暌离几寒暑,云树劳嗟吁。
复怜身后穷,棺食预为储。
如此绻恋情,宁与管鲍殊。
方图去茅塞,时得亲高居。
德业望规箴,优游共桑榆。
如何志未遂,顿隔幽明途。
载瞻湄旸原,痛切心如刳。
临穴当兹辰,忍奠一束刍。
泪为知己流,老眼谁云枯。
《南野先生哀挽》【明·龚诩】彭泽去千载,谁念田园芜。卓哉南野翁,乃是斯人徒。读书通大义,耻逐章句儒。修身事三省,惠人期八厨。雅性任真率,襟怀恒豁如。东皋树嘉木,西畴艺名蔬。适意任所之,殽酒随篮舆。儿孙奉宾友,欢声溢庭除。每从微醉时,击节歌唐虞。顾我朽腐材,不异栎与樗。谬据西斋裀,曾不鄙迂疏。星霜二十周,始终心不渝。暌离几寒暑,云树劳嗟吁。复怜身后穷,棺食预为储。如此绻恋情,宁与管鲍殊。方图去茅塞,时得亲高居。德业望规箴,优游共桑榆。如何志未遂,顿隔幽明途。载瞻湄旸原,痛切心如刳。临穴当兹辰,忍奠一束刍。泪为知己流,老眼谁云枯。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A6Vex.html
结屋南山隈,爱此园田幽。
岂不念朝市,居閒得优游。
春耕既举趾,夏苗已盈畴。
农人复何营,艺菽在高丘。
膏沐仰时雨,地气生芒勾。
芟夷去异种,旦旦躬追搜。
藩篱旷且完,插棘罗戈矛。
伫看芽茁长,密叶蓊云稠。
劳生愧明时,暇逸敢自休。
夙昔思嘉言,人与天地侔。
随力任造化,叨养固有由。
甘泽天所降,物产地所羞。
克勤匪伊始,何以望有秋。
胡为厌卑近,高远肆厥谋。
瘠人以自肥,反贻天地忧。
嘐嘐竟何补,适足罹愆尤。
书此遗同志,聊似击壤讴。
吴山嵯峨翠如洗,吴王宫殿空中起。
凤管鸾笙到处闻,共说繁华世无比。
前溪一夜越兵来,衔枚竞入姑苏台。
西子含啼出宫掖,吴王抱恨埋蒿莱。
一代奇勋归范蠡,片时雪尽夫椒耻。
位重名高不受封,入湖自号䲭夷子。
只缘乌喙难容物,致使将军就高洁。
两岸青山画里看,数行白鹭烟中没。
洞庭笠泽随所之,惯听渔笛鸥边吹。
却怜文种不料事,乌喙之心终见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