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啼残春已归,病羸犹未脱寒衣。
一双黑白悬灯悄,十万云霄方寸微。
独往不知筋力迈,冥通应有劫前机。
升遐岂作他生计,静理伽黎对紫薇。
杜宇啼残春已归,病羸犹未脱寒衣。
一双黑白悬灯悄,十万云霄方寸微。
独往不知筋力迈,冥通应有劫前机。
升遐岂作他生计,静理伽黎对紫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以及对生命的独特见解。首句“杜宇啼残春已归”以杜宇鸟的哀鸣象征春天的逝去,暗含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之意。接着“病羸犹未脱寒衣”,诗人虽病体虚弱,却仍未摆脱冬日的寒冷,暗示生命的艰难与不易。
“一双黑白悬灯悄”一句,通过悬灯的昏暗与黑白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十万云霄方寸微”则用广阔的天空与狭小的心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小我之感。
“独往不知筋力迈,冥通应有劫前机”两句,诗人自述独自前行,不畏艰辛,似乎在寻找某种内在的联系或先兆,暗示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最后,“升遐岂作他生计,静理伽黎对紫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生命的终结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同时以“静理伽黎对紫薇”展现了一种平静与超然的态度,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对生命轮回的理解和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存在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解脱与超越的勇气。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
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高悬韵响声来去,常深兴寐无相阻。
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
凄清激节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
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