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yǒutuī
xiānqín / shījīng

zhōngyǒutuī[1],hàn[2]qián
yǒukǎitàn

kǎitànrénzhījiānnán

zhōngyǒutuīhànxiū
yǒutiáoxiào

tiáoxiàorénzhīshū

zhōngyǒutuīhàn湿shī
yǒuchuò

chuòjiē

注释
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
孔疏:“中谷,古中。
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
”蓷:益母草。
暵其:即“暵暵”,形容干枯、枯萎的样子。
暵,晒干。
仳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
嘅,别,分别。
嘅其:即“嘅嘅”。
嘅,同“慨”,叹息之貌。
叹:叹息。
遇人:逢人,嫁人。
遇,相逢,不期而会。
艰难:困难。
脩:干枯,败坏。
一说长。
条:深长。
啸:号,呼叫,悲啸之声。
不淑:不善。
一说无用。
湿:将要晒干的样子。
啜:哽噎抽泣貌。
何嗟及矣:同“嗟何及矣”。
嗟,悲叹声。
一说句中助词。
何及,言无济于事。
及,与。
郑笺:“及,与也。
泣者,伤其君子弃己。
嗟乎,将复何与为室家乎?”
注释2

中谷: 同谷中,山谷之中。 蓷(tuī推):益母草。

暵汉: 干枯。

仳匹离: 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

脩: 干燥。

条: 失意的样子。

湿: 将要晒干的样子。

翻译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抽噎哭泣泪不干。抽噎哭泣泪不干,悔恨莫及空长叹。
译文

山中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枯槁。有个女子被抛弃,一声叹息一声号。一声叹息一声号,嫁人艰难谁知道!

山谷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干燥。有个女子被抛弃,长长叹息声声叫。长长叹息声声叫,嫁个恶人真懊恼!

山谷一棵益母草,干黄根叶似火烤。有个女子被抛弃,一阵抽泣双泪掉。一阵抽泣双泪掉,追悔莫及向谁告!

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复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妇女在春秋时代被男子遗弃的情况,说明男权主义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微,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益母草是中草药,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益母草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现代也常用益母草作妇女病治疗调养之用。益母草有益于妇女养生育子。诗歌用益母草起兴,作用有二:一是这种植物与妇女关系密切,提起益母草,可以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生育、家庭、夫妻,由草及人,充分发挥诗歌联想作用;二是益母草已经干枯了,益母草晒干,可入药。妇女被抛弃,入药的益母草的意义在于:促进夫妻感情和有益于生儿育女的药草,与被离弃的妇女摆在一块,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是这位妇女命运真太悲惨。因此,“中谷有蓷”一句,是起了隐喻作用、感情引导作用和启发联想作用。

每章最后一句,都是妇女自身觉悟的感叹。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了“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吟唱出来,当然是对更多已婚未婚妇女的提醒和劝告。在这位被抛弃的妇女身上,仍然保留着妇女自重自觉的品格,这正是她灵魂中清醒而坚强的一面,启迪着人们。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一。在这首简短而深情的诗中,"中谷有蓷"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蓷(一种野草)在谷中生长,既是自然景物之描述,也隐喻着个人遭遇困难时的无助和哀怨。

"有女仳离"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悲哀,她的叹息、啸声和哭泣都表达了她的不幸与痛苦。这里的“女”指代诗人自己,而“仳离”则是对其遭遇的描写。

整首诗通过反复的结构,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力度,每一段都在强调诗人的悲哀和不幸,以及她对于生活中的艰难与不淑的无奈。这种重叠的方式,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对个人苦难的一种抒发,也是对周围世界的无声控诉。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辛酉岁春帖子

五十年过犹作客,二千里远秖思家。

春生书带窗前草,香蔼椒盘席上花。

(0)

秋江独钓图·其一

轻舟摇漾钓丝风,野水如天一镜空。

盛世明廷正招隐,渭川当复梦非熊。

(0)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其四

飘然湖海逐浮沤,风雨淮山两度秋。

野色微茫舟似叶,令人归兴眇瀛洲。

(0)

题鲛川赠别图·其二

彭泽归来尚有田,莺花三月醉琼筵。

故人矫首沧江上,万里东风浪拍天。

(0)

题蔡琰归汉图·其二

呜咽胡笳曲未终,秋风马上路匆匆。

梦回暗忆恩情重,毡帐寒深雪满空。

(0)

题画·其二

谷口人未归,凉风满林樾。

孤村云气深,千山雨初歇。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