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次珊尚书于城北设厂养瞻贫民就隙地种菜名曰遂园自作记发明遂已不如遂人之义命公子书之同人谋载酒为落成之庆公曰我作主人诸君以言赠我可也谨献小诗三首·其二》
《赵次珊尚书于城北设厂养瞻贫民就隙地种菜名曰遂园自作记发明遂已不如遂人之义命公子书之同人谋载酒为落成之庆公曰我作主人诸君以言赠我可也谨献小诗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心地耕惟寸,民生食乃天。

从知仁术在,应以义门传。

活国斯馀事,承家定后贤。

榜题同息壤,乔梓郁风烟。

(0)
鉴赏

这首诗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表达了对赵次珊尚书设立养赡贫民工厂的赞赏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仁爱、义行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心地耕惟寸”,形象地描绘了赵次珊尚书如同在心灵的田地中辛勤耕耘,虽只有一寸之地,却蕴含着深厚的仁爱之心。接着,“民生食乃天”则强调了食物对于民众生存的重要性,如同上天赐予的恩惠。

“从知仁术在,应以义门传。”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仁爱与义行的重要性,认为仁术应当被广泛传播,通过家族传承来弘扬正义与仁慈。

“活国斯馀事,承家定后贤。”这里表达了赵次珊尚书在国家治理之外,还致力于家庭的教育与传承,培养出能够接续家族美德的后代。

“榜题同息壤,乔梓郁风烟。”最后两句使用了“息壤”这一古代传说中的神土,象征着赵次珊尚书的善举如同神土一般,能滋养人心,同时“乔梓”(高大的树木)与“郁风烟”(茂盛的景象)则寓意着他的善行将被后世铭记,如同繁茂的森林一般,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次珊尚书善举的赞美,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仁爱与义行的推崇,也表达了对于家族传承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

征辕已动不容攀,回首棠阴蔽芾间。

为郡不知歌舞乐,忧民赢得鬓毛斑。

澄清未展须持节,注想方深便赐环。

从此相思隔烟水,梦魂飞不到螺山。

(0)

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其二

脱屐名场蕴壮图,君方举逸待嘉谟。

即期鹤版临岩室,万叠云山恋得无。

(0)

蔡州三首·其三

行路难,归去来。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

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

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有白水漫蒿莱。

驿道安在哉,连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戢戢生鱼头,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诉,谁挽北斗魁。

呜呼行路之难,邦人之灾。

(0)

湓城东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

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钩连。

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

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

归来已秋节,登览恍依然。

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

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

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缠绵。

人事正浩荡,徒劳赋归田。

(0)

白公草堂

达士因忘世,非求高尚名。

林泉得佳处,风物有馀清。

贝锦伤谗舌,浮云寄宦情。

诗才今古备,性理死生明。

莲沼秋芳合,香山晚翠横。

黄芦绕官舍,不复念青城。

(0)

送何司封知寿州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