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继文犹旦暮,归启已讴吟。

画手传英气,书筠见德音。

铸铜馀故鼎,啄草付春禽。

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英宗皇帝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对先帝遗风的追忆。首句“继文犹旦暮”暗示了英宗在位时间虽短,但其文治影响深远,如同日月交替,永续不绝。次句“归启已讴吟”则描绘了人们在皇帝离世后仍怀念其言辞教诲,如歌谣般流传。

“画手传英气”赞美了英宗的艺术才华,通过绘画传递出他的精神风貌;“书筠见德音”则强调了他高尚的品德,通过书法展现出他的道德教诲。接下来,“铸铜馀故鼎”运用典故,比喻英宗遗留的政绩如同古鼎,象征着稳固与传承;“啄草付春禽”则寓言他如同春鸟,虽去而精神犹在,托付给自然界的生灵。

最后两句“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诗人遥望英宗陵寝所在的山道,只见翠柏苍翠,寂静深幽,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故去君主的深切怀念和景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的挽诗,通过对英宗皇帝的文才、德行以及身后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逝者无尽的哀思。

翻译
创作的文采如同日月交替,归来时已在吟咏诗篇。
绘画中传递着英雄的气质,书法中显现着美德的教诲。
剩余的铜器如同古鼎,啄食的鸟儿寄托了春天的信息。
远远眺望桥山之路,只见萧瑟的翠柏深入其中。
注释
继文:创作。
犹:如同。
旦暮:日月交替。
归启:归来。
讴吟:吟咏。
画手:画家。
英气:英雄气质。
书筠:书法。
德音:美德的教诲。
铸铜:铸造铜器。
故鼎:古鼎。
啄草:鸟儿啄食。
春禽:春天的鸟儿。
试望:远望。
桥山路:桥山之路。
萧萧:萧瑟。
翠柏:翠绿的柏树。
深:深远。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试剑石

剑术何年压九州,轻将磐石试吴钩。

镯镂不赐䲭夷子,台上何因麋鹿游。

(0)

菩萨蛮.闺春

惜春自是因春瘦。欲写新词应未就。人苦恋春情。

春归不恋人。春道归非早。百二还嫌少。

人不解春情。翻云春撇人。

(0)

酬江月

桐梢月下,漾晴空如水,天涯漠漠。

为问西风缘底事,做弄愁人萧索。

秦岭西连,燕云北亘,枨触情怀恶。

故人何处,鳞鸿负却前约。

还念故园莼鲈,东篱秋色,正绕南枝鹊。

风景还同人事异,犹是它时帘幕。

不尽山川,无边离思,木叶萧萧落。

阑干十二,助愁一片残角。

(0)

满江红.立秋

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

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

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

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杨柳岸,菱歌歇。

摇落尽,江潭色。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

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

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

(0)

钗头凤.春游

东风厚。花如剖。满园芳气长堤柳。莺身弱。浮云薄。

韶光易老,春容零落。莫。莫。莫。梅空瘦。情难究。

菌兰未放香先透。真珠箔。秋千索。

沉沉亭院,相思难托。错。错。错。

(0)

洞仙歌.送秋

青林红树,几日霜风警。才说悲秋又秋尽。

想金焦两点,瘦却愁蛾无限恨。殆比送春更甚。

寒云催雁阵。雁去无声,碧汉迢迢夜清迥。

楚客赋情疏,摇落江蓠,忍重忆、故园风景。

到此际、匆匆苦难留,问有酒盈樽,可能消领。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