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
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
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
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杨柳岸,菱歌歇。
摇落尽,江潭色。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
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
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
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
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
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
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杨柳岸,菱歌歇。
摇落尽,江潭色。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
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
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
这首清代词作《满江红·立秋》由钱孟钿所作,以秋景为引,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画面。"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银床指的是月光洒在地面,阑干外的层层暮云增添了秋意的浓厚。"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通过凉露和断续的蝉鸣,传达出秋天的寂静与凄凉。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投向远方,"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描绘了秋风吹过,高大的梧桐叶随风摇曳的景象。"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此处借少妇的孤独形象,表达了秋夜的寂寥和离愁。
下片转而抒发个人情感,"杨柳岸,菱歌歇",暗示了时光流逝,往日欢声笑语已不再。"摇落尽,江潭色",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最后,词人以"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借纨扇和银河的意象,寄托了深深的离别之痛。"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以疑问收束,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词人心中的那份深深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钱孟钿独特的秋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