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刘知录招饮》
《元夕刘知录招饮》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曾吹藜杖到蓬莱,亲见银潢铁锁开。

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

荒城夜雪欺行李,画角晨霜送落梅。

邻舍相呼同酒盏,也教人道上元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liúzhīzhāoyǐn
sòng / xiàngānshì

céngchuīzhàngdàopéngláiqīnjiànyínhuángtiěsuǒkāi

jīntóupáiliè宿áoshānjiǎoxiàzǒuqīngléi

huāngchéngxuěxínghuàjiǎochénshuāngsòngluòméi

línshèxiāngtóngjiǔzhǎnjiàoréndàoshàngyuánlái

注释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古人常用以代步。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银潢铁锁:银河,象征天上的神秘力量。
析木津:古代星宿名,这里指星空。
鳌山:神话中的海中大龟,此处可能象征高山。
轻雷:形容轻微的响声,可能是比喻或象征。
行李:行装,这里指旅行者携带的物品。
画角: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警示。
落梅:冬季梅花凋谢,象征时节更迭。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翻译
我曾手持藜杖来到仙境蓬莱,亲眼目睹银河铁锁被打开。
在析木津边,星辰排列如宿,而在鳌山脚下,传来轻轻的雷鸣声。
荒芜的城池夜晚大雪纷飞,连行李也被欺压,清晨的号角声中,梅花凋零落下。
邻居们互相呼唤,共聚酒杯,也让人感叹,这不正是元宵佳节来临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元夕刘知录招饮》,描绘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的景象。首句“曾吹藜杖到蓬莱”展现了诗人曾经手持藜杖,前往仙境蓬莱的经历,暗示了他对节日的向往和对往昔的回忆。接下来的“亲见银潢铁锁开”描绘了元宵之夜,银河仿佛被打开,象征着光明与团圆的来临。

“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析木津和鳌山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地名,形象地描绘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如同星辰排列,灯火辉煌,还有轻微的雷鸣般的欢声笑语。

“荒城夜雪欺行李,画角晨霜送落梅”则转而写实,描述了元宵节夜晚,虽然身处荒城,但仍有雪压行李的寒冷,以及清晨的画角声中梅花凋零,暗含着岁月流转的感伤。

最后,“邻舍相呼同酒盏,也教人道上元来”表达了诗人与邻居共度佳节,举杯畅饮,共享元宵欢乐的场景,传递出浓厚的人间烟火气和节日的喜庆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温馨,既有神话色彩,又融入了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八

半亩塘边路几乂,尽堪傍柳更随花。

行行咫尺春常在,不用前川趋物华。

(0)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其三

归槎始得今朝报,拄杖何胜昨日情。

不是伊川无信息,佺期原欠静中灵。

(0)

吊邹汝愚先生

谁将公论洗乾坤,落落长沙见此人。

肝胆信知如烈日,彼苍何意薄青春。

天涯收骨孤儿幼,客路扶舆阿妇贫。

了却平生无限事,风流都在盖棺晨。

(0)

和苏州林太守招降海寇韵二首·其二

仁作春风义作霜,滔天巨寇等閒当。

也知疥癞终无害,何用兵戈更许忙。

一纸飞书存大信,几人投死敢为狂。

古为心战如公得,谁羡先锋取胜方。

(0)

闻梁景达讣音哭之以诗

少年同事业,中岁各相悬。

为国心偏远,营家子独先。

一天分楚粤,千里断风烟。

老病他乡恨,因君泪雨涟。

(0)

杂咏五首·其一

法士慕观音,想像如或见。

我心观世音,常向人间现。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