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引》
《秋思引》全文
南北朝 / 汤惠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0)
鉴赏

这首诗《秋思引》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汤惠休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

首句“秋寒依依风过河”,以“秋寒”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依依”二字,既形容了秋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又暗含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接着,“风过河”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秋风所覆盖,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次句“白露萧萧洞庭波”,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通过“白露”和“洞庭波”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景象。白露的出现标志着秋天的深入,而洞庭湖面上泛起的波纹,则是自然界的动态表现,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思君末光光已灭”,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思念的对象,也可以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追求。诗句中的“末光光已灭”形象地描绘了思念对象的消失,或是理想破灭的场景,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失落感。

最后,“眇眇悲望如思何”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迷茫。这里的“眇眇”形容了视野的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失去与遗忘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

综上所述,《秋思引》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去与遗忘的哀伤。

作者介绍
汤惠休

汤惠休
朝代:南北朝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字茂远。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钟嵘《诗品》作“齐惠休上人”,可能卒于南齐初。
猜你喜欢

一秋

一秋宛驰驷,志士感何深。

随事涉虚境,与时销烈心。

行惭窥止水,坐不耐疏林。

系日方无策,仍伤老病侵。

(0)

挽同年吴子珍名怀珍杭州人能为古文好讲求兵事

文澜不取归熙甫,兵略时同魏默深。

声气牢笼羞鹤盖,心期寥寂托牙琴。

倚闾犹自亦添线,为位无端泪湿襟。

闻有贤妻堪付托,文园遗稿漫销沉。

(0)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0)

牡丹佛手画幛七绝

妙手空空感岁华,天风吹落赤城霞。

不应既识西来意,一笑惟拈富贵花。

(0)

寄弟

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髡两髦,觑人眸子缭。

后园偷枣栗,揉升极木沙。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童骏,乐多忧愁少。

瞥然成六秋,光明如过鸟。

世味一饱尝,甘心厌茶家。

梦里还乡国,沟徐苦了了。

朝企恒抵昏,夕思或达晓。

君诗忽见慰,回此肝肠绕。

生世非一途,处身贵深窈。

众方奔恬愉,圣贤类悄悄。

二陆盛波张,鹤唳悲江表。

夷齐争三光,岂不在俄殍!

我今寄好语,君其听勿藐!

一愿先知命,再愿耐僻摽。

(0)

第六十四回回前诗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

滴□岩已竭,神运□常空。

人入嵌□里,春归秋□中。

□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