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舒其愤,昨示驽骥篇。
驽以易售陈,骥以难知言。
委曲感既深,咨嗟词亦殷。
伊情有远澜,余志逊其源。
室在周孔堂,道通尧舜门。
调雅声寡同,途遐势难翻。
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
贱贵而贵贱,世人良共然。
巴蕉一叶妖,茙葵一花妍。
毕无才实资,手植阶墀前。
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
罔念梁栋功,野长丘墟边。
伤哉昌黎韩,焉得不迍邅。
上帝本厚生,大君方建元。
宝将庇群氓,庶此规崇轩。
班尔图永安,抡择期精专。
君看广厦中,岂有树庭萱。
故人舒其愤,昨示驽骥篇。
驽以易售陈,骥以难知言。
委曲感既深,咨嗟词亦殷。
伊情有远澜,余志逊其源。
室在周孔堂,道通尧舜门。
调雅声寡同,途遐势难翻。
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
贱贵而贵贱,世人良共然。
巴蕉一叶妖,茙葵一花妍。
毕无才实资,手植阶墀前。
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
罔念梁栋功,野长丘墟边。
伤哉昌黎韩,焉得不迍邅。
上帝本厚生,大君方建元。
宝将庇群氓,庶此规崇轩。
班尔图永安,抡择期精专。
君看广厦中,岂有树庭萱。
这首诗是欧阳修的《荅韩十八驽骥吟》,创作于唐代。从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与才子遭遇不公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难以被世人识别和重用的深切感触。
首先,"故人舒其愤,昨示驽骥篇"两句表明诗人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并引用古代的故事。这里的“驽骥”指的是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用的比喻。
接下来的几句,"驽以易售陈,骥以难知言。委曲感既深,咨嗟词亦殷。伊情有远澜,余志逊其源",诗人通过对“驽”和“骥”的比喻,表达了才华出众者容易被埋没,而平庸之辈却可能因循守旧的现实情况,以及这种现象引起的深切感慨。
中间部分,"室在周孔堂,道通尧舜门。调雅声寡同,途遐势难翻",则是诗人自比为古代圣贤,虽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但由于时代的偏见和障碍,自己的道路也是艰辛的。
随后,“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贱贵而贵贱,世人良共然”几句,诗人借古代的事例表达了对当下社会评价标准颠倒的不满,以及对于才华和地位不匹配的无奈。
最后,“巴蕉一叶妖,茙葵一花妍。毕无才实资,手植阶墀前。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罔念梁栋功,野长丘墟边。伤哉昌黎韩,焉得不迍邅”等句,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未被发现和利用的哀叹,以及对古代圣贤遭遇不公的同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遭遇与历史事件相结合,通过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一幅才华与命运交织的复杂画卷。
生不愿为官堤柳,削皮斩枝若枯帚。
列树空存表道名,攀条无复行人手。
漠漠平原一片尘,天涯无树著青春。
寒鸦落日栖不得,孤根月黑如长人。
人生荣悴都如此,得意从来偶然尔。
灵和风度祇当年,江潭摇落秋风里。
二月西湖春尚寒,万条低亚玉阑干。
谁道东风一种树,江南江北不同看。
举举谁氏儿,行年十四龄。
父祖耕田夫,奇儿期有成。
谓儿似不凡,令儿来受经。
入门叩所业,历历如可听。
《书》《诗》《春秋》《礼》,上口略不停。
状貌亦修饬,乍见喜还惊。
徐徐授之业,乃大不中程。
外惠中则乾,天荒块顽冥。
自儿登我堂,倏忽裘葛更。
家贫礼数勤,馈问必洁精。
袖中吉贝布,纤白六丈赢。
云出慈母手,束脩聊自行。
再拜谢主人,此情非所宁。
贫家六丈布,绩织冬春并。
晨霜纺砖白,宵雪篝镫青。
儿学不寸进,孤汝贤母情。
吾何德之堪,言之面颜赪。
人生于天地,小大各有营。
士农工与商,执一可以生。
儿生家世农,曷不返归耕。
居处朴以敦,孝友父与兄。
何必读书诗,然后成名声。
汝师家虽贫,短褐犹蔽形。
还儿双匹布,哽咽还涕零。
《举举谁氏儿》【清·左逢圣】举举谁氏儿,行年十四龄。父祖耕田夫,奇儿期有成。谓儿似不凡,令儿来受经。入门叩所业,历历如可听。《书》《诗》《春秋》《礼》,上口略不停。状貌亦修饬,乍见喜还惊。徐徐授之业,乃大不中程。外惠中则乾,天荒块顽冥。自儿登我堂,倏忽裘葛更。家贫礼数勤,馈问必洁精。袖中吉贝布,纤白六丈赢。云出慈母手,束脩聊自行。再拜谢主人,此情非所宁。贫家六丈布,绩织冬春并。晨霜纺砖白,宵雪篝镫青。儿学不寸进,孤汝贤母情。吾何德之堪,言之面颜赪。人生于天地,小大各有营。士农工与商,执一可以生。儿生家世农,曷不返归耕。居处朴以敦,孝友父与兄。何必读书诗,然后成名声。汝师家虽贫,短褐犹蔽形。还儿双匹布,哽咽还涕零。
https://shici.929r.com/shici/yW2tIw8T9q.html